首页 行业研报 传媒:AI的“微信时刻”:GPT4o抢夺“iPhone AI入口”

传媒:AI的“微信时刻”:GPT4o抢夺“iPhone AI入口”

行业研报 80

  投资要点:

  一、GPT4o:移动端+iPhone;PC端+Copilot

  1、iPhone+GPT4o:根据新浪财经,苹果和OpenAI正准备在WWDC上宣布其合作伙伴关系的重大消息。OpenAI目前正在加紧准备,以确保能够应对iPhone用户带来的激增需求。

  2、WinPC+Copilot(内核GPT4o):根据机器之心,配置AIAgent,通过连接到Azure云中运行的大型语言模型(LLM)以及小型语言模型(SLM)并进行增强。未来几周内,用户将获得包括来自OpenAIGPT-4o在内的最新模型,进行更自然的语音对话。

  二、谁能成为中国版GPT4o?“混合模型”+“模型品牌”+“低价API”1、混合模型——核心在多模态数据:GPT4o的本质是混合模型,通过将文字、语音和视觉数据一起进行训练,预期腾讯控股(打通数据平台)>字节跳动>百度>阿里巴巴。

  2、模型品牌——以C端塑造为主:字节,5月15日,发布豆包大模型家族,统一使用“豆包”品牌,而豆包是目前字节最大的C端AI应用;百度,目前“文心一言”累计用户可观;阿里,通义千问APP”更名为“通义APP”;腾讯,预计5月30日发布基于混元大模型的面向C端(消费者端)的助手App“腾讯元宝”。

  3、低价API:为了抢占硬件终端,积极推出低价API。5月21日,百度宣布文心大模型两大主力模型全部免费,立即生效;同天,阿里通义千问的Qwen-Long降价,API价格从0.02元/千tokens降至0.002元/千tokens,降幅90%;5月15日,豆包主力模型在企业市场的定价为0.0008元/千Tokens,在行业中处于较低价格位置;5月13日,OpenAI发布GPT-4o,API价格降价50%。未来API成本方面,关注阿里、字节、腾讯和百度的API价格趋势。

  三、AI手机厂商:“云侧+端侧”并行,兼顾“隐私与安全”

  1、云侧:由于大模型获得第三方应用API数据较难,预期GPT4o的读取屏幕并分析的方式将成为主流,而这种模型参数量不低,因而预期是采用云端模型。

  2、端侧:为了保证用户的隐私与安全,尤其是用户敏感数据,如照片、地理位置等,将通过本地模型来实现。

  四、建议关注:

  在抢夺AI入口(包括AI手机和AIPC),我们看好互联网巨头在云端的竞争力,在“混合模型”方面优势明显的主要是腾讯控股(微信在语音方面优势明显,同时小程序生态类比手机生态);在“API”价格方面优势明显的主要是阿里巴巴(云规模领先,同时投资众多AI应用公司)。

  风险提示

  AI硬件推广不及预期,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