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研报 消费电子行业研究周报:英伟达FY25Q1业绩超预期,持续看好算力、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消费电子行业研究周报:英伟达FY25Q1业绩超预期,持续看好算力、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行业研报 84

  英伟达:英伟达在FY25Q1实现了260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62%,远超预期。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到226亿美元,同比增长427%,其中约45%来自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包括OpenAI、Adept和Meta。汽车业务预计将成为数据中心最大的垂直领域,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机会。网络业务小幅降,但预计第二季度将恢复增长。游戏业务收入为26.5亿美元,专业可视化业务收入为4.27亿美元,汽车业务收入为3.29亿美元,均呈现增长态势。英伟达预计FY25Q2营收约为280亿美元,毛利率约为75%。

  电子企业出海:中国电子行业的主要企业正在积极扩展在墨西哥的业务。根据主要产品类别,这些企业可以分为服务器网通产品制造商如工业富联、环旭电子;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如立讯精密、蓝思科技、东山精密、安洁科技、联创电子;面板制造商如京东方、TCL、利通电子;以及LED制造商如木林森、英飞特。一些企业如工业富联和立讯精密已在墨西哥建立了成熟的产能和研发中心。光大同创自2016年起在墨西哥投资,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1.1亿元。其他企业如长盈精密、盈趣科技、安洁科技和伊戈尔正在积极布局墨西哥市场,进行工厂建设或前期工作。光莆股份计划在2024年考察墨西哥新基地,并计划在2025年启动建设。

  微软:在2024年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上,CEO纳德拉宣布了微软基于Copilot Stack建设的端到端AI解决方案战略。微软展示了从硬件设备到应用开发的全面AI平台,包括推出CoPilot+PCs,将AI集成入Windows。公司还强调了其AI基础设施的扩展,Azure的数据中心和AI能力,以及与Nvidia和AMD的合作,推动AI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此外,微软推出了基于ARM的Microsoft Cobalt处理器,优化云原生应用,并通过Azure AI Studio提供端到端AI开发环境。

  戴尔:戴尔与ServiceNow合作实现企业IT运维自动化,通过集成不同系统优化工作流程。戴尔与英伟达合作推出Dell AI Factory,提供端到端企业AI解决方案。戴尔还推出了PowerStore Prime,具有业界领先的全闪存存储性能,以及PowerScale F910全闪存文件存储,满足AI工作负载需求。此外,戴尔还发布了Project Lightning并行文件系统,提高AI训练的存储效率。戴尔还推出了NativeEdge2.0,简化AI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的边缘部署,并宣布五款搭载高通骁龙X系列芯片的全新AI PC,配备一键启动微软AI Copilot服务的功能。

  智能手机:OPPO发布Reno12系列,全方位AI影像辅助用户创作。Realme12系列继续锁定中端市场。iQOONeo9S Pro新机搭载双芯片,提供更好游戏体验。OPPO Reno12全系搭载天玑星苏引擎,并推出全新“AI闭眼修复”功能,同时也是首个可以在小红书发布实况照片的安卓手机。Realme12Pro系列搭载6.7英寸OLED居中打孔曲面显示屏。iQOO Neo9S Pro搭载旗舰同款天玑9300+旗舰芯和自研电竞芯片Q1,同时号称搭载“蓝厂旗舰同款影像”。

  PC:PC芯片硬件+终端合力推进产品升级,看好AIPC渗透率提升刺激换机需求。1)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报告,2024Q1全球个人电脑(PC)出货量同比增长3%,在连续下跌8个季度之后首次实现正增长。在芯片供应商的新处理器平台的支持下,生成式AI笔记本电脑的出货和部署将在2025-2026年加速,同时新兴的生成式AI功能和用例也将加速。2)华硕、联想、三星等多个Copilot+PC生态品牌接连发布新品,均搭载高通骁龙X Elite处理器,看好AIPC渗透率提升。Copilot+PC多个型号搭载了微软Copilot服务以及Recall、Cocreator在内的多个AI功能。

  面板:观点:1)大尺寸方面,50寸以下需求出现变动,面板价格上涨空间开始收敛。TrendForce消息指出:50寸以下中小尺寸电视面板需求减弱较明显,整体面板价格上涨的空间开始收敛。2024年4月中国彩电内容电商市场大屏趋势不改,大、小尺寸价格表现分化。TCL:目前上半年备货旺季接近尾声,预计二季度末行业稼动率将有所回落。备货旺季需求稳健,4月全球TV面板出货21.9M,同比大幅增长8%;一季度TV代工出货同比增长6.5%,传统家电型企业规模保持增长;2)中尺寸方面,显示器面板一季度出货同比增长17%,4月中国大陆通用显示器的出口量同比增长15%。2024年4月中国大陆显示器出口同比增长,北美、西欧地区涨幅明显。三星QD-OLED显示器累计出货量达100万台。显示器面板一季度出货同比增长17%,平均尺寸25英寸,尺寸结构相对稳定。OLED桌上型显示器(Monitor)2024年第一季出货总量约为20万台,年成长率121%,全年出货量预估为134万台,年成长率高达161%。3)小尺寸方面,手机面板价格延续分化趋势,全球OLED面板出货量排名:前5名中国独占4席。2024年Q1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排名:华为超越三星成为第一。Q1全球OLED面板出货量排名:前5名中国独占4席。在经历了从2021年第二季度到2023年第四季度的长期市场停滞和下滑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LTPO OLED销量首次超过LTPS,销售额176.2965亿美元,韩企市场占有率达占87%。4)上游方面,今年全球显示设备投资反弹54%至557.8亿元:三星显示、天马和京东方合计占75%,国内材料项目扩建项目落地,看好上游材料国产化进一步渗透。长阳科技Mini LED反射膜产品已批量稳定供货给三星、海信等客户。棓诺(苏州)新材料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15亿,杉金光电偏光片材料扩建项目落地南京。5)厂商业绩及供货情况方面,各家携最新技术亮相SID(2024)显示周,预计LG Display供屏苹果可折叠OLED屏产品,TCL华星全面加持联想AI手机&AI PC。6企中标,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线评标结果出炉。TCL华星CEO赵军:计划明年量产消费级印刷OLED产品。和辉光电展示三层串联Tandem OLED面板。三星研发出喷墨打印QD-LED。LGD在Micro OLED技术上获突破,亮度达1万尼特。京东方获Micro OLED专利。TCL华星供屏联想首款AI手机&AI PC。消息称LG Display是苹果可折叠产品OLED显示屏独家供应商。BOE、天马供屏,OPPO Reno12系列发布:搭载6.7寸等深四曲屏,2699元起。京东方独供,明基首款玻璃基主动式Mini LED显示器发布。

  建议关注:连接器及线束厂商:连接器及相关:立讯精密、华丰科技、中航光电(与军工组联合覆盖)、鼎通科技、博威合金;线束:沃尔核材、新亚电子、兆龙互连、金信诺、电连技术;

  消费电子零组件&组装:工业富联、立讯精密、闻泰科技、领益智造、博硕科技、鹏鼎控股、蓝思科技、歌尔股份、长盈精密、京东方、国光电器、长信科技、舜宇光学科技(港股)、高伟电子(港股)、东山精密、德赛电池、欣旺达、信维通信、科森科技、环旭电子、兆威机电(机械组覆盖)、比亚迪电子(港股)、智迪科技、雷柏科技;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科瑞技术(与机械组联合覆盖)、智立方(与机械组联合覆盖)、思林杰、大族激光、赛腾股份、杰普特、华兴源创、博杰股份、荣旗科技、天准科技(电新组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凌云光、精测电子(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博众精工(机械组覆盖);

  品牌消费电子:传音控股、漫步者、安克创新(与家电、通信组联合覆盖)、小米集团(港股);

  消费电子材料:中石科技、世华科技;

  CCL&铜箔&PCB:建滔积层板、生益科技(与通信组联合覆盖)、金安国纪、南亚新材、华正新材、中英科技、嘉元科技、诺德股份、德福科技、方邦股份、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深南电路、兴森科技、沪电股份(与通信组联合覆盖)、景旺电子、胜宏科技;

  汽车电子:电连技术、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科技、联创电子、裕太微、和而泰、科博达(由汽车组覆盖)、德赛西威、菱电电控、湘油泵(与汽车组联合覆盖);

  面板:京东方、TCL科技、深天马A、联得装备(与机械组联合覆盖)、精测电子(与机械组联合覆盖)、奥来德、鼎龙股份(与基础化工组联合覆盖)、莱特光电、清溢光电、菲利华、深科达、颀中科技、汇成股份、新相微、天德钰、韦尔股份、中颖电子、易天股份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创新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消费电子产业链外移影响国内厂商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