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关注5月PMI数据,国内制造业有望维持复苏态势
投资要点:
通用设备:关注5月PMI数据,国内制造业有望维持复苏态势
工控:国产品牌加快海外市场开拓步伐,汇川技术与经纬机械达成战略合作。1)汇川技术携手泰国TPRC,HD9X系列高压变频器成功中标海外石油化工项目,并与泰国当地知名油气石油化工行业终端用户成功构建合作关系。这既是汇川中高压变频器在泰国市场的首次应用,也是汇川在海外石油化工行业应用领域的首次突破,为汇川技术后续进一步深耕东南亚市场筑牢了坚实根基。2)汇川技术与经纬机械针对食品包装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工厂智慧能源系统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汇川技术深度探寻食品包装行业的细分市场需求,并针对立包、枕包、给袋式包装等各类不同的包装方案,推出相对应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迅速更迭出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且低能耗的包装解决方案需求。
工业机器人:2024年第一季度日本工业机器人产量创10年来最大降幅。日本机器人协会(JARA)公布了2024年前3个月日本工业机器人新订单和产量方面的会员数据。数据显示,新订单同比下降24.0%至1582亿日元,连续第六个季度同比下降。产量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下降25.0%至1626亿日元,季度降幅为近10年来最大。且两个数据都没有见底的迹象。总出货金额同比下降21.5%至1732亿日元;总出货量同比下降31.7%至45535台,这是连续第四个季度同比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向日本汽车行业的出货量略有下降,但半导体行业整体低迷,向电机行业的出货量大幅下降。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7.3%至1202亿日元,出口数量同比下降36.5%至29772台。除了对中国的出口缺乏动力外,出口到焊接领域的总额也大幅下降。
人型机器人:奇瑞汽车跨界造“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更进一步
近期,奇瑞汽车在CEO大会上宣布,奇瑞将迈入人形机器人工程的前沿。会上,奇瑞展示了一款全新的双足机器人,其名为Mornine,是一台具备先进人工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其诞生标志着该公司产品家族的延伸,也揭示了奇瑞对未来科技的远见部署。
汽车企业一直走在自动化技术的前沿,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不例外。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车企宣布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这些车企的入局方式多样:有的自主研发人形机器人,如特斯拉、本田、小鹏等;有的投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如比亚迪投资了智元机器人;有的则与人形机器人厂商合作,在工厂中进行相关测试,如蔚来、宝马、奔驰等。
人形机器人具有诸多优势,它们几乎可以全天候工作,并且相比雇用熟练工人,成本更低廉。此外,人形机器人可以在一些任务繁重、重复度高、有毒有害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显著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建议关注:
①重点传感器标的:安培龙、柯力传感、汉威科技、华依科技、东华测试等;
②重点供应商:三花智控、拓普集团、鸣志电器等;
③电机:步科股份、伟创电气、江苏雷利等;
④丝杠:贝斯特、北特科技、鼎智科技、新剑传动等;⑤减速器:双环传动、绿的谐波、中大力德等;
⑥机器视觉:舜宇光学、奥比中光、奥普特、凌云光。
工程机械:CME预测5月挖机内销同比+19%超预期,未来有望开启新一轮复苏周期
CME预估2024年5月挖掘机(含出口)销量16200台左右,同比增长5%左右,市场逐步修复。分市场来看:国内市场预估销量7700台,同比增长近19%。出口市场预估销量8500台,同比下降近17%。其中国内市场主要是2023年应急国债导致小挖需求提升,海外为去年高基数原因导致。2024年1—5月,中国挖掘机械整体销量同比下降9%左右,降幅持续收窄。其中,国内市场同比下降0.5%,出口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6%。展望未来:1、基础设施投资持续改善;2024年1
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3401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比1—3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03%。2、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928亿元,同比下降9.8%,降幅比1—3月下滑3个百分点,限购政策持续发力。
工程机械行业周期底部边际向上,未来有望迎来内外销共振,投资价值显现,综合企业竞争力及估值情况,建议关注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恒立液压,建议关注柳工、山推股份等。
船舶:2024年一季度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同步增长
2024年1-3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23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7%;新接订单量241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9.0%;截至3月底,手持订单量1540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5%。
1-3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3.8%、69.6%和56.7%;我国分别有6、5、6家企业进入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的前10强。
1-3月,全国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7.4%,新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1.2%,手持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57.0%。
关注标的: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亚星锚链。
集装箱:集运开启新一轮涨价潮
从亚洲出发的集装箱运价上升约1000美元/FEU,运往美国西海岸和北欧航线的价格升至约4000美元/FEU,到地中海航线的运价上涨到约5000美元/FEU,到美国东海岸航线的运价上涨到5400美元/FEU。
1)红海危机影响不减:由于红海地区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紧张,许多船舶选择通过好望角改道,需要增加约10%的运力来支撑全球集装箱海运贸易。2)出货需求旺盛:由于补货需求增加、预计运价将持续上涨,部分托运人选择提前出货以规避潜在的风险和成本增加。3)航运公司上调附加费:马士基发布通知,2024年5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对从远东运往南美洲东海岸的所有干集装箱征收旺季附加费,收费标准为20尺干箱1000美元,40尺和45尺干箱2000美元。
关注标的:中集集团。
出口:海外需求持续增长,北美补库存需求启动
出口数据表现较好,北美补库存需求启动。4月中国出口金额同比+1.49%,环比+4.58%。1-4月累计出口金额同比+1.46%。关注标的:
巨星科技、浙江鼎力、宏华数科、银都股份、涛涛车业。
3C设备:2024年一季度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同步增长
智能手机终端需求持续复苏,国产品牌表现强势。根据IDC数据,2024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89亿部,同比增长7.8%,出货量连续三个季度增长,终端需求复苏趋势明显。从品牌来看,三星、苹果出货量出现了一定下滑,而国产品牌小米、传音出货量分别提升33.8%、84.9%,华为在国内市场复苏,国内手机品牌出货量强势增长,我们认为以华为为代表的安卓国产品牌产业链有望展现出更大的总量弹性。
苹果VisionPro有望开启全球发售。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将很快开始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销售VisionPro,近期苹果VisionPro也已经通过中国的3C认证。目前,各家企业的智能头显产品主要以游戏为主要场景,内容相对单一,消费者群体规模较小,且硬件换新周期长。我们认为,苹果在硬件、算法、生态以及系统方面均处于行业顶级,产品矩阵、应用生态丰富,有望打破传统头显产品的应用瓶颈。随着苹果的入局,其他消费电子行业巨头及新兴企业纷纷跟进,智能头显产品有望在硬件、生态、内容平台、用户基础等方面逐步成熟,24-26年行业有望快速增长。
行业回暖,设备先行,建议关注:检测设备(智立方、荣旗科技、华兴源创、科瑞技术、杰普特等);组装设备(赛腾股份、博众精工、深科达等);结构件(长盈精密、兆威机电等)。
风险提示
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