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研报 【中泰汽车】轮胎行业深度:汽车轮胎万亿赛道,本土胎企全球替代加速成长

【中泰汽车】轮胎行业深度:汽车轮胎万亿赛道,本土胎企全球替代加速成长

行业研报 92

  前言:基于空间格局与成长路径二维标准筛选出汽车轮胎赛道

  标准1:空间格局。空间维度优选单车价值量5000+或市场空间1000亿+,格局维度优选本土化率低且集中度高;

  标准2:成长路径。优选消费属性驱动单品升级从而带动单车价值量提升的零部件赛道。

  空间及驱动:2026年国内约3600亿,保有量庞大且稳定基本盘叠加长期消费升级

  汽车轮胎属于稀缺大空间稳增长型赛道,预计26年国内市场空间约3600亿元,GAGR24-26=7%;汽车保有量提升(稳定基本盘)&产销回暖&海外出口(中短期核心驱动)&消费升级(中长期“价”维度驱动)驱动市场持续扩容。

  格局分析:全球集中度相对低且逐渐变化,本土替代趋缓但全球替代提速

  当前本土化率30%,我们预计中期40+%,随自主崛起长期有望达80%;1)国内格局:落后产能出清,国产龙头充分受益,品牌壁垒促本土替代趋缓;2)全球格局:全球集中度相对低且国际龙头份额下滑,本土胎企全球替代成长可期,南美、中东欧、东南亚等地加速进行。

  破局成长:与本土车企同成长,强势自主崛起有望带动本土胎企份额远期提至80%

  1)破局壁垒:①轮胎在技术及制造工艺上具备较高壁垒;②影响行驶安全及舒适性,是唯一广告宣传的零部件,品牌属性较强;③多区域对本土胎企产地实施贸易制裁,贸易壁垒显著;

  2)破局机遇:强势自主份额翻倍(30+%→70+%)促整车格局转变并重构供应链,本土胎企份额有望配套成长提至80%;

  3)本土破局:①制造工艺及技术研发获得突破;②高端品牌配套及赛事活动提升品牌力;③海外产能布局规避贸易制裁;④成本把控强奠定竞争优势。

  短期边际:费用端改善&需求回暖&税率重审释放盈利能力

  1)费用端改善:①橡胶、炭黑等重要原材料价格走低;②海运费回落至正常水准;2)海外需求回暖:海外高库存缓解,需求逐渐回暖;3)“双反”税率重审:美国“双反”税率重审,税率改善将提升本土胎企海外产能竞争力。

  产业链投资机会

  本土胎企迎全球替代成长契机,成长空间可期,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

  风险提示

  橡胶、炭黑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建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下游轮胎应用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品牌塑造不及预期;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