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研报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2024年下半年投资策略:百舸争流逐浪高,破茧成蝶显生机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2024年下半年投资策略:百舸争流逐浪高,破茧成蝶显生机

行业研报 65

  投资要点:

  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估值回落至近五年低位。截至2024年6月13日,申万电力设备行业PE(TTM)约21.12倍,低于行业近五年估值平均水平(32.49倍);相对沪深300PE(TTM)为1.83倍,低于行业近五年相对估值中枢(2.65倍),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估值回落至近五年低位。

  智能电网:绿色转型,智慧升级。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预计超3万亿元,2021至2023年,国内电网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5万亿元,仅为总投资目标的一半。为实现总投资目标,预计2024年和2025年国内将加大电网工程投资力度。国家电网在“十四五”期间将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总投资3800亿元,较“十三五”期间的总投资增长35.7%,且2024国内将新开工5条特高压线路(3直2交),有望拉动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需求增长。《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2024-2025年,国内配电网将加快改造,以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同时,自2024年以来,国家部委接连出台虚拟电厂相关政策,涉及应用场景、盈利机制、运行要求等多个方面,释放出今年要加快发展虚拟电厂的信号。叠加地方政府出台补贴政策,有利于挖掘区域性的分布式资源调节潜力,打造源网荷储高效互动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虚拟电厂加快发展,有望为虚拟电厂行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建议关注核心业务主要依托电网系统的虚拟电厂技术提供商,以及深度布局智能电网、智慧发电、智慧配电和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领域的领先企业。同时,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进程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的持续增长,叠加印度以及中东电力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增长,以及北美和欧洲替换升级输配电及控制设施的需求提升,推动了海外电力设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建议关注输变电设备、输配电设备、智能变压器、智能电表等设备环节。

  风电设备:否极泰来,聚焦海风。202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量约117GW,同比增长50.0%,截至2023年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021GW,较2022年年底增长约12.7%,同比加快3.5pct。经过了2022年的低谷期,2023年全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达75.9GW,同比增长101.7%,为历年最高水平。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增长步伐加快,行业景气度同比回升。根据GWEC,2023-2028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速约12.2%,其中,全球海上风电将新增装机139GW,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速约23.3%。2023-2028年间,至2028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装机占比将提升至11.8%,较2023年提高约4.5pct,2023-2028年全球风电装机中海上风电的装机比重将持续提升。由于欧洲和北美地区国家的风电设备生产基地相关新建规划较少,到2025年,欧洲和北美地区国家部分环节的本土产能将不足以满足实现其风电规划目标。近年我国核心风电设备制造产能规模不断提升,全球竞争优势不断增强,风电装备厂商有望凭借技术实力和成本优势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海缆、塔筒、桩基、管桩、导管架、海上风机等环节的头部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光伏设备:拨云见日,涅盘重生。经过2023年的超预期高增长,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增速将明显放缓,全年新增装机量预计落在410GW左右,同比增长约5%,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落在205GW左右。若按照光伏电站中组件标称功率与逆变器额定输出功率的比例(容配比)1.25测算,2024年对应全球组件需求约513GW。相比之下,2024年电池片和组件的预估产量均大幅超过全球需求总量,2024年光伏行业主产业链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光伏逆变器、光伏玻璃、光伏胶膜、电池片和组件生产设备等环节竞争格局较好,头部企业保持较高市场份额,且成本控制能力较强,这些环节的龙头企业仍有望维持相对较高的盈利水平且业绩保持正增长。今年光伏行业的市场需求加快切换到TOPCon组件产品,PERC组件需求显著弱化,使得各家厂商加速了生产设备与产线的更替,小尺寸及PERC技术的老旧产线处于陆续淘汰出清阶段。今年以来,已陆续有多家光伏企业进入了减产、停产阶段,未来行业的供需结构有望逐步优化,TOPCon技术领先及电池组件产能领先的企业有望率先走出行业低谷。建议关注光伏逆变器、光伏玻璃、光伏胶膜、电池片和组件设备、TOPCon组件环节的头部企业。

  精密测试电源:百花齐放,相得益彰。目前,国内能源结构加速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高速发展趋势,功率半导体景气度回升,氢能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下游主要应用领域齐头并进向好发展为精密测试电源行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机遇。目前国内企业在小功率精密测试电源领域已有充分的技术积累,技术实力已达到进口品牌水平,国内精密测试电源核心厂商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进程。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海上风电投资建设规模不及预期风险;电力设备出口或面临行业周期波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