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工行业周专题:CPI受益于折叠屏放量,国产替代方兴未艾
CPI是柔性显示盖板的主流材料
随着柔性可折叠屏幕时代的来临,寻找合适的屏幕使得基板和盖板“软下来”便成为当务之急,其既需要有一定的硬度,又要可以经受数万次的折叠而不损坏,还要具有玻璃一样的透明度。目前只有经过涂布硬化处理的CPI材料能够同时满足以上要求。折叠玻璃(UTG)可作为替代CPI的解决方案,但我们认为,两种材质各有千秋,未来或将共存,且CPI具有成本优势,在大尺寸屏幕上或将是主流。
折叠屏放量,CPI或迎来市场拐点
2024年是折叠屏发展元年,2024年Q1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9%,创过去六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华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57%,超越了长期领跑市场的三星,荣耀和摩托罗拉出货量也实现同比高增。未来在华为、三星、苹果折叠屏手机等新品拉动下,全球折叠屏出货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作为柔性显示材料的CPI或迎来市场规模扩大的拐点。
国内已处于产业化前夕
CPI生产技术壁垒高、加工难度大,仅KOLON和日本住友等极少数日韩企业具备供应能力。自主可控大方向下,国内企业加快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进程,取得了显著进展。长阳科技于2018年便着手CPI的研发,2024年4月公告拟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平方米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项目”;瑞华泰CPI薄膜已实现样品销售,正在研发的柔性OLED用CPI薄膜项目光学级中试产线处于装备与工艺优化阶段。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CPI国产化的领先企业
未来在华为、三星、苹果折叠屏手机等新品拉动下,全球折叠屏出货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我们看好折叠屏放量下CPI的发展机遇,并建议关注致力于CPI国产化的领先企业。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国内产业化进展缓慢;公司在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