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研报 【中泰汽车】空气悬架行业深度:消费属性与底盘技术升级,高价值量与低渗透率的优质赛道

【中泰汽车】空气悬架行业深度:消费属性与底盘技术升级,高价值量与低渗透率的优质赛道

行业研报 73

  核心观点

  赛道选择标准

  基于汽车零部件成长路径(消费属性+电动&智能)及空间(单车价值量>5000且渗透率<5%),汽车零部件中渗透率低的稀缺赛道。

  何为空气悬架?:更高级的汽车“减震系统”,有效提高驾乘舒适应、操控性以及车辆通过性

  空气悬架主要由四大核心部件组成,包括空气弹簧(最重要)、减震系统(主要是CDC减振器)、空气供给单元(空压机+储气罐+分配阀等)以及电控系统(ECU),搭载空悬可更好地提升驾驶舒适性,操控性及车辆通过性。

  产业逻辑确定性分析:消费属性升级&国产自制降本&搭载价格下探(中短)与底盘集成的技术变革(中长)

  1)消费属性升级:消费属性“能配尽配”,产品内卷明显,空气悬架装配趋势渐显。

  2)国产自制降本:国内空气悬架供应商正在加速实现空悬零部件国产替代和提升空悬产品自制水平,空气悬架系统成本有望降低。

  3)搭载价格下探:空气悬架搭载车型起售价已下探到20万+车型,下探趋势明显。

  4)技术驱动:底盘域集成趋势下,线控悬架(全主动模式)将解决上下(Z轴)方向智能控制,而空气悬架将是全主动悬架的标配。

  市场空间:低渗透率(<5%)&高价值量(单车价值量>5k),24年国内市场有望接近300亿元

  当前国内空悬渗透率<5%,国产空气悬架系统单车价值量为8000-9000元,预计24-28年我国空气悬架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到289.60、377.90、466.80、526.00和590.60亿元,CAGR23-28=21.66%。

  格局、壁垒及趋势:基于性价比与响应,已出现综合能力强的本土龙头

  1)格局:①海外布局早且完备,国内成本及响应优势明显;②国内自主厂商强势崛起,份额已占近七成;③保隆、孔辉、中鼎、拓普等均有定点项目落地。

  2)壁垒:①减振器>空气弹簧>空气供给单元>ECU控制器;②空气弹簧自身需解决囊皮、结构设计、扣压等核心技术;③CDC是当前主力减振器,关键环节是电磁阀,同时需防漏油和异响等;④总成系统重点关注各部件耦合、设计规范要求以及前瞻研发。

  3)趋势:①空气弹簧从单腔向双腔/三腔演变,技术难度放大;②价格优势下标配CDC是现有过渡方案;③空气悬架开闭式方案各有优劣,未来有望并行。

  投资机会:

  重点关注保隆科技、拓普集团、中鼎股份、孔辉集团(未上市)

  风险提示:

  1)空气悬架渗透率不及预期;2)供应链受海外影响;3)行业竞争者增多;4)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5)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