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中国电信出资10亿再设卫星公司,运营商纷纷切入加速产业“破壁”
投资要点
事件:运营商财经网消息,据悉,为巩固扩大卫星信息通信领域的先发优势,全面推进卫星信息通信业务高质量发展,中国电信决定成立“天通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再设卫星子公司,专注卫星信息通信业务发展。中国电信是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唯一拥有卫星移动通信牌照的运营商,2009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电信卫星通信公司,独家运营天通卫星地面业务,并在前不久正式开通了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服务,可以实现手机直连卫星的功能。此次中国电信设立天通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全面推进这项业务的发展,而新公司的定位为中国电信开展卫星信息通信业务的科技型、能力型、平台型专业子公司。从组织结构变化看,该公司注册地点已转至广东深圳,注册资金为10亿元,成立后公司按照集团直管专业子公司进行管理,同时,新公司成立后,中国电信原来的卫星通信公司和卫星应用技术研究院的相关资产负债无偿划转至天通卫星公司,并会适时注销卫星通信公司。
三大运营商纷纷切入卫星互联网赛道,抢占卫星互联网/6G技术高点。
一是中国移动,合资成立时空信息集团,并开展卫星互联网试验星研制与入轨测试:
①2024年6月,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公示了“中国移动试验星试制项目”的中选结果,华为、中兴、银河航天3家成功胜出;
②2024年4月,与中国星网、中国兵器共同出资40亿元成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布局卫星导航服务、卫星通信服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等业务;
③2024年2月,搭载中国移动星载基站和核心网设备的两颗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其中,“中国移动01星”是全球首颗可验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的星上信号处理试验卫星;“星核”验证星具备在轨业务能力的星载核心网系统,是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
二是中国电信,设立天通卫星专业公司,获得ITU码号资源,推动天通卫星业务国际化运营:
①2024年6月,设立天通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推进卫星业务运营发展;
②2024年3月,获得ITU批准,取得E.164码号(882)52及E.212码号(901)09,分别作为天通卫星业务的用户拨号码号和网络识别码号,面向“天通一号”卫星覆盖区域的国际用户提供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服务以及海洋运输、远洋渔业等移动通信服务;
③2023年9月,上线“手机直连卫星”的新服务,主打不换卡、不换号,只要是电信号卡用户即可开通手机直连卫星服务。
三是中国联通,专业卫星公司联通航美已与多家航司提供卫星宽带服务,开展NRNTN手机直连低轨卫星在轨验证试验:
①2024年5月29日,港股首家航天上市企业洲际航天科技与中国联通旗下卫星通信产品与服务的专业化子公司——联通航美签署合作意向书,加速推进通信卫星业务,联通航美的主营业务包括沃星空、沃星陆、沃星海三大业务线,已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等航空公司提供空中卫星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
②2024年3月,中国联通研究院携手中兴通讯、银河航天、是德科技,会同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共同完成了运营商主导的首个NRNTN(5G宽带非地面网络)手机直连低轨卫星在轨试验。于2024年2月4日,实现了NRNTN终端直连在轨卫星业务的端到端全流程贯通,数据业务上行峰值速率可达3.6Mbps,下行峰值速率可达11Mbps,可类比地面移动网络4G水平。
运营商切入有望在四方面带来利好,卫星产业化落地迎“破壁”。一是三大运营商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2023年三大运营商共完成资本开支3530亿元,可为6G/卫星互联网的连续覆盖网络体系搭建的提供雄厚的资金注入。二是运营商在通信领域具有长期的技术积累,能够支持卫星互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同时,可以推进传统地面4G/5G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与卫星网络的融合,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网络服务体系,2024年6月18日,3GPPR18标准正式冻结,R18通过协同网络和终端的卫星通信等信息,可实现终端无感知切换,有效避免了传统切换带来的频繁信令风暴和业务中断问题,有望进一步加速运营商切入卫星互联网赛道的进程。三是运营商具备完善的通信产业链,可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如华为、中兴等领先的通信设备商入局,加快关键技术攻克研发、降低开发和运营成本,加速卫星互联网产业化落地。四是运营商具备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广泛的市场渠道,有助于卫星互联网服务的快速推广和应用,构建可闭环的商业落地服务场景,推动国内商业航天加速成熟。
建议关注标的:
1天线及芯片组件:航天环宇、铖昌科技、雷电微力、振芯科技、航宇微、复旦微电、紫光国微、臻镭科技、国博电子;
2通信载荷:创意信息、上海瀚讯、信科移动、航天电子;
3通信安全:佳缘科技、电科网安;
4通信数据链:新劲刚、七一二;
5卫星制造及关键部件:天银机电、陕西华达、富士达、银河电子、中国卫星、天奥电子、上海沪工、乾照光电、航天智装、长光卫星(待上市);
6仿真测试:坤恒顺维、霍莱沃、思科瑞、西测测试、苏试试验;
7地面及用户设备:航天环宇、盟升电子、海格通信、震有科技、华力创通、盛路通信、信维通信、普天科技、南京熊猫、中兴通讯、通宇通讯、硕贝德、武汉凡谷、大富科技;
8北斗导航:华测导航、北斗星通、司南导航、中海达;
9卫星运营:中国卫通、中国电信、三维通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10火箭配套:九丰能源、斯瑞新材、隆盛科技。
风险提示:卫星互联网建设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