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深度:2024陆家嘴论坛要点深度解读-拥抱新质生产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投资要点:
事件:2024陆家嘴论坛于6月19日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开幕式上各监管机构负责人对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利率和汇率市场均就当下现状与长远发展做了主旨/主题演讲,我们条分缕析,探寻行业未来的发展机遇。
资本市场:制度持续优化,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近期在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指引下的“1+N”监管体系正逐步搭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全力以赴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下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要进一步丰富资本市场工具、产品和服务,提升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同时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壮大耐心资本;并且推出“科创板八条”,制度包容性提升,未来有望逐步向其他板块复制推广成功经验。在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方面,要引导上市公司树立主动回报投资者意识,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并购,也对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落实全过程投资者保护方面,一方面鼓励“吹哨人”举报,构建综合惩防体系,另一方面要更有力支持投资者获得赔偿救济。
利率与汇率:短端政策利率地位提升,国债二级市场交易纳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央行仍于稳汇率、稳息差、稳经济等多重目标中博弈平衡。货币政策空间来看,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但从美国硅谷银行启示来看,长端利率过快下行或催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货币政策宽松应适度。汇率方面,当前海外货币政策仍未完全转鸽,外部约束下人民币汇率需防范超调风险。当前我国外汇逆周期管理工具箱仍然充足,中长期来看内外均衡下,中美利差有望收敛。跨境资金流动下,对人民币资产配置信号偏积极。
保险市场:构筑多层次保障体系,深化风险减量。人身险业务来看,渠道端深化“报行合一”,产品端下调预定利率,降低费差损和利差损风险,构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财产险业务来看,保费增长稳健但仍有较大渗透空间,行业已从风险等量管理转向风险减量服务,推动全社会治理效能逐步提升;资产端来看,强化资负联动,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既满足新会计准则要求,也有利于改善投资者结构。此外,保险资金与新质生产力特性相契合,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也是对于当前长端利率低位震荡环境下的资产配置的重要补充。
金融开放: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论坛指出,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金融机构和资本聚集效应持续凸显,金融服务实体能力大幅增强。在此基础上,我国将从四个方面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一是为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营造良好环境。二是加强对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金融支持。三是推进更大区域范围内的高层次协同开放。四是为上海金融资源集聚和辐射的连续性可持续性提供保障。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重点领域风险明显上升,区域经济明显转弱,美联储降息落地节奏不及预期,银行业资产负债期限匹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