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周报:强调货币政策中性立场,拥抱新质生产力
核心观点
强调货币政策中性立场,拥抱新质生产力
1、强调货币政策中性立场,弱化金融数量目标关注。6月19日上午,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2024陆家嘴论坛开幕式暨全体大会并发言。点评:本次潘功胜行长的讲话围绕货币政策立场、手工补息、汇率风险、货币政策中间变量、市场化利率机制和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等热点话题做出了回应,特别强调了未来或将调整M1等货币统计口径,淡化数量工具的作用。在降息路径相关内容上,潘行长明确“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目前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这个功能”,7天OMO利率跟LPR利率的相关性在未来或将提高。就市场比较关注的国债买卖的问题,重提“国债买卖不是量化宽松”,而是把国债买卖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的职能,预计未来流动性合理宽裕情况仍将持续。
3、理财监管持续落地,行业走向新格局。据21世纪经济报消息,监管日前对未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理财业务风险作出提醒,要求部分省份相关城商行与农商行于2026年末将存量理财业务全部清理完毕。目前,监管总共派发了32张理财牌照,由27家理财子公司和5家合资理财子公司构成,22年以来仅北银理财、浙银理财和法巴农银理财三张理财子牌照获批,结合前期监管关于银行理财公司分级监管的评级办法的征求意见行为,理财行业供给侧改革或将大势所趋,拥有理财子公司且制度管理更为成熟的机构或将逐步获取其余中小银行的理财规模,行业头部集中度或将持续抬升。就风险管控而言,年初以来针对中小金融机构主营业务占比、表外风险等类别的关注持续提升,中小金融机构合并数量同比有所提高,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预计将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