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银屑病生物制剂用药全景图—从发病机制TNF-α/IL-23/IL-17轴出发,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占比逐步提升
国内银屑病患病群体数600-700万人,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占比不断提升,预计2030年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市场规模达400亿元左右。银屑病是一种由遗传、免疫及感染等多种因素诱发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其中遗传为疾病发病重要因素之一,约1/3的银屑病患者患有家族史。疾病发生的主要特征是存在界限清楚的鳞状皮肤病变(表皮增生)、血管增殖增加(红斑)和白细胞浸润至皮肤真皮等,且与多种合并症发生相关。据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和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国内患病人数从2017年约650万人增至2022年约670万人,预计2030年达680万人;国内银屑病药物规模从2018年40亿元左右增至2022年100亿元左右,复合增速24.2%,预计2022-2025年国内复合增速达31.4%。未来随着银屑病药物生物制剂渗透率提升及其纳入医保降低患者支付负担,预计生物制剂在银屑病用药占比将从2022年43.4%提升至2030年56.8%,2030年国内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市场规模有望达400亿元左右。
国内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在研:(1)生物类似药在研:可善挺/拓咨/喜达诺/特诺雅国内核心专利到期时间分为为2025年、2026年、2021年、2026年。目前国内针对喜达诺和可善挺有布局生物类似药在研,其中进度靠前的为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华东医药&荃信生物-申请上市,百奥泰-临床Ⅲ期,石药集团-临床Ⅲ期),司库奇尤单抗生物类似药(百奥泰-临床Ⅲ期);(2)IL-17在研:预计2024年智翔金泰GR1501和恒瑞医药SHR-1314国内上市,2025年三生国健SSGJ-608和康方生物AK111完成临床Ⅲ期,2026年丽珠集团XKH004,君实生物JS005完成临床Ⅲ期;(3)IL-23在研:康方生物AK101申请上市中,信达生物IBI-112临床Ⅲ期。
投资建议:银屑病是一种病程长易复发的自免性疾病,国内患病人群在600-700万之间,2022年国内用药市场规模约100亿元,远期2030年预计达400亿元左右。对银屑病发病机制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活化的T淋巴细胞在疾病进展发挥关键作用,其中IL-23/IL-17为炎症传导的关键因子,建议关注几大方向:①原研药专利到期,国内生物类似药在研布局,如百奥泰,华东医药等;②IL-17A在研,按上市节点分国内第一梯队智翔金泰、恒瑞医药,其次三生国健,康方生物,随后丽珠集团、君实生物等;③IL-23在研: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上市后商业化表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