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工商业储能行业研究报告
工商业储能是指写字楼、工厂等用电侧配备的储能设备,其主要实现的目标包括自发自用或者峰谷价差套利。工商业储能系统主要包括PACK电池、PCS(储能变流器)、BMS(电池管理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等。
工商业储能是分布式储能系统在用户侧的典型应用。其特点是距离分布式光伏电源端以及负荷中心均较近,不仅可有效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率,还可有效减少电能的传输的损耗,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3年被称为储能元年,随着政策陆续出台,工商业储能开始被推到大众视野。储能当前发展还处于导入期,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伴随着场景逐渐丰富,预计2045年,将达到成熟期,实现覆盖全周期的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大幅度提升效率。其中,工商业储能占据用户侧储能占据大部分市场比例,当前尚未实现产业规模
1.2专项补贴叠加需求侧响应,创造更为灵活的市场
随着政策端的引导,未来各地的峰谷价差将会进一步扩大。2022年至今,浙江、广东、江苏、重庆、安徽、天津等多个地区陆续工商业储能直接补贴政策。对工商业储能给予直接补贴政策,也成为一些地方政府争取项目投资、产业落地的重要手段之一辅助服务、补贴、隔墙售电的政策陆续出台,推动着工商业储能发展。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中交易品种包括调峰、调频、无功调节、备用和黑启动等,储能已正式被纳入提供辅助服务的市场主体中;隔墙售电方面,改革力度持续加码,分布式能源采用市场化交易将逐步规范;同时,近年来来多地电力供需失衡,在限电政策下,工商业储能成为备电手段。
1.2装机量持续增长,促使工商业储能行业进入爆发期
随着分时电价的进一步完善和高耗能企业电价的进一步上涨,工商业用户储能的经济性显著增强。2023年中国储能市场累计装机22545MW,据预测,2024年累计装机功率达到25305MW,CAGR达到12%。
2023年12月完成备案的688个储能新建项目,用户侧储能446个,总规模超1.38GW/2.51GWh;电源侧项自39个总规模超2.75GW/2.26GWh,88网侧项目15个,总规模超1.10GW/3.65GWh;独立/共享储能88个,总规模超13.57GW/29.43GWh;一体化项目100个。据统计,2022年用户侧储能项目可占到已并网项目的8.04%,虽然当前占比还不高,但得益于峰谷价差持续拉大和时段的优化,用户侧储能的市汤热度储蓄升高,备案项目数量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