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中泰科技:串星成链,卫星互联网加速部署
报告摘要
占频保轨迫在眉睫,政策加速卫星互联网建设。由于卫星轨道资源稀缺,遵循“先发先得”的原则,卫星星座建设存在明显的“先发优势”。中央及各地重视卫星产业建设,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上海、成都等地均推出政策推动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产业链协同发展,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目前,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保持增长势态,预计将从2021年292.5亿元提升至2025年446.92亿元。
卫星发射:火箭回收技术突破,新发射工位正式竣工。1)发射次数方面,我国2023年航天发射达67次,刷新2022年64次的原纪录;2)技术方面,2024年6月23日,我国火箭回收技术实现突破,单次发射成本降低;3)发射端方面,2024年6月6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正式竣工,海南商业发射场形成双工位发射能力,为2024年下半年发射任务奠基。
卫星制造:市场天花板接近千亿,央企民营联手布局。我国央企与民企积极布局卫星互联网与制造领域:1)央企方面,GW+G60计划联袂推出,前者计划于2024年实现星网产业化落地,后者计划年内完成108颗卫星发射任务;2)民企方面,2024年6月银河航天卫星互联网项目出海泰国。根据我国2023-2025年卫星部署计划测算,我国卫星制造市场需求预计超过2300颗。
卫星应用:手机直连卫星加速建设,应用领域落地开花。手机直连实现地面与卫星网络双重通信,从而提升便捷性与用户体验,该技术被广泛用于多个场景,助力卫星需求提升:1)低空飞行领域,预计2035年中国低空通信至少需要500颗低轨卫星;2)应急领域通信的经济效益高于日常通信场景,国内可发展用户规模有望扩展。
投资建议:外部环境急迫性叠加内部政策扶持,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应用全产业链迎来全新机遇,卫星制造端央企、民企频频发力,G60和GW计划发射在即,产能持续提升,且技术实现出海;卫星发射端迎来火箭回收技术突破,支持未来大规模高密度发射而建设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预计于2024年实现常态化发射;卫星应用端加速星地融合网络建设,手机直连等应用场景加速建设。因此,我们认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及应用相关环节标的有望受益,建议关注:海格通信、臻镭科技、上海瀚讯、华力创通、亚信安全、佳缘科技、航天电子、普天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