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行业专题研究:半固态顺利启航,看好新型材料体系突出重围
聚焦:智己L6半固态装车引燃市场热点
复盘固态电池资本市场表现,我们发现从综合走势上来看,固态电池指数变化与电池、电力设备指数基本趋同。2024年3-5月,半固态量产装车等利好消息频出,4月初,智己L6光年固态电池发布会释放积极情绪,半固态装车或逐步明朗,固态电池装车加速或是指数上行主要催化。
需求:月度装车环比向上,固态电池渗透率有望提升
供给:电解质路线较分散,扩产集中于电池环节
国内外固态电池产业链均集中在电池环节,头部电池厂家在技术路线方面进行多线布局,路线涵盖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等。国内固态电池(包含半固态)的产能规划已经接近300GWh,2023年落地产能约15GWh,其中固态电解质及其他关键材料的供应产能规划较少,主要由固态电池企业的一体化产能,以及原正负极材料供应商进行小规模供应。
展望:看好新型材料体系突出重围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关键在于正负极材料的升级迭代;最终形态或为镍钴锰三元正极搭配锂金属负极。企业端来看,正极领域,当升科技新型正极已成功导入清陶、蔚蓝、赣锋锂电等客户,率先实现了批量供应;负极领域,主流负极厂家均在固态电池用材料上进行了多方位布局,包括但不限于硅碳负极、硬炭负极、锂金属负极。随着诸多车企、电池、材料厂商持续加码布局,固态电池或有望逐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快速推进,我们看好未来正负极企业在新兴材料领域的持续布局和发展。
投资建议:关注前瞻布局固态电池技术的企业
我们认为固态电池提升能量密度的核心在于材料更新迭代:负极将从石墨,向硅基负极、再向金属锂负极升级;正极向高镍三元、富锰锂基等新型正极材料迭代升级;我们推荐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的电池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正极材料环节建议关注具有正极材料创新的当升科技、容百科技;负极材料环节建议关注龙头企业璞泰来、杉杉股份、中科电气。风险提示:技术推进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需求不及预期。
国联证券 贺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