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估值研究专题:践行双碳战略,龙头胜出可期
核心观点
光伏行业加速出清低效产能。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390GW,同比增长67%创历史新高,预计未来仍将在高位运行。同期我国光伏制造端规模也保持快速扩大态势,国内是全球光伏制造的重心区域。2023年以来随着新产能快速释放,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产业链价格快速下滑。预计2024-2025年各环节价格竞争激烈,龙头集中。近一年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分别下跌43-56%不等,短期来看主产业链盈利和现金流承压,但从中长期看来本轮“淘汰赛”有利于行业进入更加健康的竞争生态。回顾光伏行业历史上数次周期,头部企业均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变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光伏各环节价值分析。基于上述环节在2026年的理论盈利空间,我们尝试用10-15倍PE对2026年的行业市值空间进行分析(第三方电池片由于存在新技术壁垒,因此估值上限给20倍PE,估值下限维持在10倍),得到2026年硅料/第三方硅片/第三方电池片/组件一体化这四大主要细分市场的行业市值空间分别为497-952亿元/514-1157亿元/248-743亿元/2692-6057亿元,玻璃环节估值区间在419-1348亿元。我们认为每个环节的市值并不是按照市场份额平均分配,而是根据各家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分布;同时市值也会随着行业盈利区间的波动而大幅波动。而如果回到当前2024年来看估值,我们还需要将上述估值区间按照10-15%的股权资金成本进行两年的折现。
投资建议:关注龙头,把握价值探底机会。在当前行业仍在出清过程当中,我们建议关注估值超跌的龙头企业,以及新技术带来的竞争格局变化。
风险提示:1、竞争恶化;2、贸易摩擦;3、需求不及预期;4、电价风险。
国信证券 王蔚祺,李恒源,陈抒扬,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