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研报 计算机行业周报: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离不开数字财政的全面支撑

计算机行业周报: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离不开数字财政的全面支撑

行业研报 128

  新一轮财税改革在即,数字化体系建设成重要抓手

  2024 年 3 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求是杂志中发表的《坚定信心 真抓实干 扎实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提到: “坚持分税制改革基本原则,并与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体制改革成果相衔接,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2024 年 6 月 25 日, 审计署发布了《国务院关于 2023 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其中披露 2023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 107416.7 亿元、支出总量 149016.7 亿元,赤字 41600 亿元,与调整后的预算持平。 《审计报告》 中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退出机制。对地方税费优惠政策进行评估和清理。

  财政收支呈现紧平衡状态,数字财政是政府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科技抓手。 据财政部披露的 2024 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0877 亿元,同比下降 2.3%;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69856 亿元,同比增长 2.9%。 在财政收支紧平衡的状态下,开源节流尤为重要。在强化预算约束和预算管理方面,数字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科学,资金绩效管理进一步加强,并将预算绩效管理嵌入到预算编制模块,进一步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的紧密结合,以系统控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把钱花在刀刃上。 在严格支出管理,兜牢“三保”底线方面, 数字财政系统可以开设“三保”专户,不仅有力地约束了财政支出行为,加强库款保障监测预警,使财政资金流量流向更具协同性、精准性、指向性, 还能够确保“三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底线。

  金税四期开启以数治税时代,财税数字化需求旺盛

  金税工程从标准化到精细化要求,从经验管税到到“以票控税”再到“以数治税” ,推动政府及中小企业对财税数字化转型。 1994 年,金税一期伴随着增值税全面开征而启动,着力于开发增值税专票的交叉稽核系统。金税二期由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增值税稽核子系统、发票协查信息管理子系统四大系统组成,于 2001 年 7 月 1 日在全国全面开通。 2016 年 10 月,金税三期工程在全国上线,包括“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即基于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计算机网络,在总局和省局两级集中处理信息;覆盖所有税种,国、地税局的所有工作环节;设置征管业务、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决策支持四大系统。 金税四期的核

  心是推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将企业财务全流程电子化并上云。相较于金税三期,金税四期对业务监控延展到了“非税”业务和其他监管部门的信息。近年来, 金税四期已陆续完成核心系统项目招标并逐步进行上线推广,推动征管效能从“以票管税” 向“以数治税” 转变,实现税务领域政务系统从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 伴随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加速推广,国家减税降费政策频出,围绕税收优惠、合规咨询、财经管理赋能等高质量强专业的产品及服务越来越成为中小微企业的刚性需求,相关环节的企业有望受益。

计算机行业周报: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离不开数字财政的全面支撑

  建议关注:

  我们认为,前端的财税收缴、中间的预算管理及后端的财政支出,共同构成了数字财政的核心,相关财税信息化厂商有望藉此收益。建议关注:税友股份、中科江南、金蝶国际、用友网络、普联软件、中国软件、金财互联等。

  风险提示:

  财税体制改革推进不及预期,建设资金投入不及预期,相关产品和技术推广不及预期。

国投证券 赵阳,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