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策略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机器人+汽车+工程车辆新需求 北交所轴承企业助力国产替代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机器人+汽车+工程车辆新需求 北交所轴承企业助力国产替代

投资策略 51

  轴承是工业核心零部件,原材料+生产工艺高壁垒,千亿级市场规模

    轴承是工业核心基础零部件,主要分为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其中滚动轴承应用最为广泛。在轴承行业产业链上, 轴承制造环节收益最高,下游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高端装备、机器人、工程机械、国防等领域。2021 年中国轴承市场规模达2278 亿元,2009-2021 年CAGR 为7.85%。中高端的轴承制造壁垒为原材料:

      轴承钢质量的关键指标是材料的纯净度和均匀性,纯净度影响轴承的疲劳寿命,均匀性影响轴承热处理后的变形、组织均匀性。热处理和磨加工:作为轴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和核心工序,能够提高产品的耐腐蚀、长寿命、高精度等指标。

      机器人+汽车+工程车辆三大产业链新需求,推动轴承市场不断扩容

    机器人:减速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轴承是减速器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中特斯拉Optimus 中共使用70 个轴承,单台人形轴承价值量预计在5432-10780 元;单台工业机器人轴承价值量在1095-2760 元。预计人形机器人轴承市场规模在2030 年达2.16 亿元,2035 年达89.51 亿元。汽车: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财政部下达2024 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年度资金总额为近112 亿元,2018-2022年中国汽车轴承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为6.13%。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连续9 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对轴承高技术要求和高价值量,进一步推动轴承市场规模增长。工程车辆:近年来,全球叉车销量总体稳步增长+电动叉车渗透率持续提高,2022 年全球叉车轴承前装市场规模约17.11 亿元,后市场规模约11.46 亿元,合计市场规模预计约28.57 亿元;预计至2029 年,对应叉车轴承市场规模将达到48.85 亿元,较2022 年CAGR 达7.96%。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机器人+汽车+工程车辆新需求 北交所轴承企业助力国产替代


      高端轴承依赖进口,北交所轴承企业助力国产替代,凸显专精特新属性

    我国轴承出口多为中低端产品,中高端产品仍然大量依赖进口,全球高端轴承市场主要由八大轴承制造商垄断,国产替代是轴承产业未来发展主线。北交所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主阵地,轴承领域聚集了一批具备稀缺性的优质公司,在细分领域上通过技术+产品性能优势助力中高端轴承实现国产替代。此外,北交所轴承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研发能力整体位于沪深可比公司上游水平。万达轴承:全国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专注叉车轴承业务,2021-2022 国内市场市占率第一,全球市场市占率第二,通过引进国外产品技术后逐步自主创新,在产品和技术填补了国内叉车轴承的空白;2024Q1 实现营收0.86 亿元(-0.55%),归母净利润1425.98 万元(+31.52%)。苏轴股份:滚针轴承细分龙头,2017-2019年滚针轴承产量第一,在多个滚针轴承研发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进口国产替代;2024Q1 实现营收1.67 亿元(+15.55%),归母净利润3275.24 万元(+51.39%)。泰德股份:精密轴承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空调器、涨紧器、水泵系列等系列轴承通过技术和性能优势逐步实现进口替代;2024Q1实现营收0.80 亿元(+25.94%),归母净利润572.13 万元(+225.52%)。

      风险提示:原材料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国际贸易争端风险。

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诸海滨 日期:2024-07-0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