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2024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M1同比回落的背后

2024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M1同比回落的背后

宏观研究 78

  2024 年6 月,新增社融3.30 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2.13 万亿。社融数据略高于Wind 统计的市场预期值(3.22 万亿),但和去年同期相比少增了约9300 亿,信贷是最主要拖累,政府债券仍是社融的最主要支撑。存量社融同比从8.4%下滑到8.1%。

      直接融资中,6 月新增政府债券融资8487 亿,同比多增3116 亿。今年5 月以来政府债券融资放量,源于企业和居民内生性融资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债券融资提速来对冲信用收缩。6 月新增企业债券融资2128 亿,同比少增121 亿,处于近年同期的低位。除受城投债融资政策收紧的影响外,低利率环境下新增企业债券融资低位,也和企业融资需求不足有关。6 月新增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154 亿,同比少增546 亿,主要受股权融资政策的影响。

2024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M1同比回落的背后


      再来看表外融资,6 月它是同比多减的。6 月新增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分别为-1 亿、748 亿,同比分别少减55 亿和多增902 亿。值得注意的是,6 月新增信托贷款规模,创下2008 年1 月以来的新高,可能和城投债融资收紧后,城投平台转向非标融资有关。6 月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2047 亿元,同比多减1356 亿,可能和叫停“手工补息”后的套利活动减少有关。

      最后看新增人民币信贷。6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3 万亿,同比少增了9200亿。居民和企业的新增短期、新增中长期贷款,均同比少增。

      其中,6 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3202 亿元,出现季节性回升,但仍然处于最近9 年的同期新低。政策放松驱动的销售脉冲式改善消退后,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低迷的趋势预计还将延续。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9700 亿,同比少增6233 亿元,对比历史数据看,这是仅次于前两年的历史同期第三高。除企业融资需求不足外,金融数据“挤水分”、广义财政支出偏慢导致的配套贷款较少等,可能也是拖累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因素,下半年或有改善。值得注意的是,6 月新增表内票据融资-393 亿,处于近年同期的中等水平,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冲量”特征,可能反映了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变化后银行业机构冲规模的诉求下降。

      存款方面,6 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46 万亿,同比多减1.25 万亿。其中,新增居民存款2.14 万亿,同比少增5336 亿。新增企业存款1.0 万亿,同比多减了1.1 万亿。由于6 月新增非银存款为-1800 亿,同比只少减了1520 亿,结合来看,我们认为叫停“手工补息”导致的“存款搬家”在6 月规模可能已经很小了。6 月新增企业存款偏弱,主要拖累可能是商品房销售偏弱和财政支出较慢。6 月新增财政存款-8193 亿,源于6 月是传统的财政支出大月。同比多减2303 亿,和6 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3116 亿差距不足千亿,侧面反映了6 月财政支出仍较为保守。

      存款同比大幅多减,拖累M2 同比从5 月的7.0%下滑到6.2%。M1 同比从-4.2%进一步下降到-5.0%,主因高基数,6 月其规模环比增加了1.38 万亿。

      随着叫停“手工补息”的影响趋弱,高基数消退后,7 月M1 同比可能回升。

      总的来说,6 月社融主要靠政府债券融资在支撑,企业和居民的内生性融资需求仍偏弱。对于关注度较高的M1 同比低位进一步回落,高基数是主要原因,叫停“手工补息”的影响在6 月前已基本被消化。从新增政府债券融资和财政存款看,6 月财政支出力度可能继续偏保守。当前企业和居民部门仍呈信用收缩之势,财政在融资和支出两端的发力节奏,短期将是影响金融数据和经济最重要的变量。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海外地缘冲突升级。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德礼 日期:2024-07-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