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研报 计算机行业专题:持筹握算担大任,数字财税见真章

计算机行业专题:持筹握算担大任,数字财税见真章

行业研报 61

  当前时点为什么要研究数字财税

计算机行业专题:持筹握算担大任,数字财税见真章

  财税乃庶政之母,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保障和重要支柱。数字财税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并处理政府、预算单位及企业等各类主体的财税数据、统筹优化预算分配、管理监控收支过程,赋能治国理政。我们认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离不开数字财税的单点突破和全面支撑;政府精打细算“过紧日子”,更需要数字财税助力其开源节流。

  数字财税核心是预算和收支管理

  1)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奠定数字财税的基本面,是国家财政的总账本,有利于强化预算控制力、提升管理效率、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公开透明。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目前供给集中度高,具备百亿量级市场规模;未来长期价值巨大,不但可以实现央地财政系统贯通、推进部门区域间预算信息共享;还能够直接管控预算单位资金收付及运行、激活全国近70万个财政预算单位的需求。

  2)财税收缴数字化核心是金税工程和电子票证。其中“金税四期”的核心是从“以票控税”迈向“以数治税”,强调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税收管理,形成税务执法、服务和监管三大体系,实现涉税业务和非税业务统一。从纸质发票到电子发票再到全电发票,政府侧通过发票的数字化升级将财税数字化理念由G端推广到B端,促使广大企业为承接电子票证进行业财税一体化升级改造,推动财税与业务深度融合。根据甲子光年的预测数据,到2025年业财税一体化市场规模将达到448亿元,市场容量可达533亿元。

  3)财政支出数字化赋能国库、政府和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主要靠国库支付电子化系统来实现,解决了财政资金支付的效率和安全问题;政府招采电子化在降低招采交易成本、保证招采公平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央企加速打造现代采购管理体系,数字化采购渗透率超过50%;预算单位支出服务、财务服务及配套系统的数字化升级改造需求将持续释放。

  全球视野展望数字财税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英美等发达国家数字财税的成功经验和SAP、Oracle和Intuit等海外领先供应商的相关业务不难发现:科技赋能是数字财税发展的技术驱动力,政府和企业融会贯通的全栈服务或将成为数字财税发展的重要趋势,财税信息化相关厂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有望迎来更大的成长机遇。

  风险提示:财税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建设资金投入不及预期,相关产品和技术推广不及预期。

国投证券 赵阳,杨楠,马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