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宏观研究 宏观研究报告:神似2015?5000点牛市借鉴

宏观研究报告:神似2015?5000点牛市借鉴

宏观研究 76

  近期权益市场大幅反转,对比2014-2015的史诗级行情,本轮是否具备复现当时牛市的宏观基础?

      2014-2015 牛市回顾:从改革出发,由资金造极2014-2015 年牛市行情,起于政策改革,盛于资金涌入,其间上证指数一度涨超5000 点。2014 年,“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等政策利好频出,“改革牛”行情逐渐开启。2015 年3-6 月,股市行情在资金流入-行情上涨-吸引资金流入的正反馈中走向极致,场外配资也愈演愈烈,造就2015 年的“杠杆牛”。

      宏观背景:当前和2014-2015 有何异同?

      总体来看,两轮行情宏观及政策背景的相似点是货币和地产政策积极发力,而区别主要在于当前市场预期可能需要更大的政策力度来扭转,关键变量或在政策意愿的持续性及财政政策的发力。

      其中,货币政策层面,2014 年末开始连续降准降息,助推杠杆牛。而本轮行情中,货币政策也已经相当给力。

      地产层面,从降低首付、降低贷款利率、放松限购和支持房企融资等多个方面来看,两段时期存在很强的相似性。除了部分一线城市没有完全放开限购以外(2014-2015 年北京、上海也并未完全放开限购),政策已经“应出尽出”。

宏观研究报告:神似2015?5000点牛市借鉴


      相比于货币和地产齐发力,2014-2015 上半年财政缺位。对于这一轮行情,财政力度仍然是相对不确定的因素,财政能否落地以及力度或将决定此轮行情持续时间。10 月下旬的人大常委会将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2 万亿及以上增量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

      ?投资者行为:关注散户加杠杆倾向以及ETF 申购力量近期投资者做多情绪浓厚,罕见出现了机构、游资、散户均主动净买入的态势。

      这一轮自然人投资者具备同等级别的加杠杆能力吗?首先,随着A 股账户保有量持续推升,截至2022 年底已高达3.25 亿户,本轮新开户量级可能达不到此前高度,自然人投资者账户重回活跃状态或是未来跟踪重点。其次,大体量资金自然人投资者相比于上一轮牛市启动前夕已显著增加,后续涌入能力可能成为行情高度的决定项。最后,可以相对乐观的是,当前投资者使用两融的程度仍较低,且随着自媒体传播能力的增加,“资金涌入-推升行情-资金涌入”的正反馈通道或将更加顺畅。

      此外,本轮自然人的作用虽不可或缺,但不可忽略的是机构定价权也明显增强,其中核心ETF 规模变化以及外资配置倾向或是本轮行情关注重点。

      总结:做多情绪仍在发酵,关注政策持续性以及经济基本面

      在政策显著加码之后,本轮浓厚做多情绪仍在发酵,无论是从两融余额仍在低位的杠杆资金,还是被压制许久的公募基金,均可看出广谱投资者情绪并未达到所谓的非理性极端情况,行情演绎或存在持续性。本轮行情能否重回5000 点的高度,一方面取决于自然人投资者的加杠杆意愿,另一方面取决于监管层对ETF 的资金支持以及外资情绪转向情况。

      在多头行情持续演绎的背景下,往后需要关注哪些可能放大波动的信号呢?其一,考虑到政策效果验证需要时间,而前期行情难以破局的阵眼又在于居民部门的预期,因此短期视角下,刺激政策的出台频率是核心变量,关键是释放对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改变现状的意愿。

      其二, 财政政策的力度及持续性。财政政策创造的有效需求,直接作用于经济,有助于缩短从政策到见效的验证周期。如果财政力度不够,同时不能形成政策接力,都将大幅降低投资者做多热情。

      其三,关注板块轮动情况,若金融地产消费板块分歧加大,板块整体开始出现负β,而成长及主题的个股行情愈演愈烈之时,可能需要警惕变盘的可能性。

      最后,在行情主要由情绪及资金驱动的阶段,若后续监管倾向出现转变,如警示市场风险等,则需重关注短期出现情绪波动的可能。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出现超预期事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财政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美联储降息倾向存在不确定性。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田乐蒙/董远 日期:2024-10-0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