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报告:发改委新闻发布会划重点
10月8日节后首个工作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领导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的重点是对近期一揽子政策的详细说明,我们认为有以下要点值得关注。
一是发改委强调本次“一揽子增量政策”是综合性、系统性的政策。这意味各方面政策都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除了前期已经公布的货币、房地产、资本市场等政策之外,仍有更多增量政策会陆续推出。我们强调,市场所期待的财政政策加码并非国家发改委的主管领域,我们仍需要等待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人大常委会。当然,人大委员长会议提请召开人大常委会的时间和议程值得关注。我们认为综合性、系统性的一揽子政策中,财政政策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缺席概率较低。
二是提及专项债券的扩围和改革。本次发布会再次提及运用专项债券等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2019年被暂停的“土储专项债”有望重启,用以收购开发商和城投公司的部分闲置土地,一方面可以提升专项债用于项目建设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缓解房企现金流,进一步促进保交楼和新开工的进展。此外,本次会议还提到,针对目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目前发改委、财政部将尽快出台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的新举措,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改革方向:资金用途扩容、项目审核权逐步下放、部分债券额度用于存量债务偿还、新用途、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和比例。
三是强调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其一,针对下半年以来较快增长的非税收入,提出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其二,明确阶段性政策的时间安排,稳定企业预期,例如对今年即将到期的税费优惠政策,加快明确政策是否延期实施,并明确延期期限。其三:加强要素配置保障,将之前的“无还本续贷”政策适用范围由小微企业扩大至中型企业,利于缓解企业现金流,降低断贷违约风险。其四,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四是提高对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的要求。其一,明确了目前各类政府资金的项目进度,并提出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目前主要是7000亿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两重” 项目开工率较低,分别为58%和50%。其二,发改委拟在本月底按程序提前下达 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可以尽快在年内形成实物工作量。其三,要求剩余2900亿元专项债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这实际上也为后续财政增量政策或专项债提前批项目下达留足了时间窗口。
后续政策展望:我们认为,当下货币、房地产以及资本市场等政策起到了改善预期的良好效果,但内需偏弱是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然需要增量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我们认为,后续增量财政政策的支持方向:(1)进一步支持消费,尤其是服务类消费:(2)补充六家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3)加大两重项目建设力度;(4)多孩家庭生育补贴和低收入群体补贴;(5)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优化。
另外,广义财政仍然有望加码,关注政策性金融工具的重启或新设,用于三大工程或盘活地方存量资产。货币政策有望持续发力,主要是配合财政形成合力,年内仍有25~50BP降准空间,10~20BP降息可能性,以及通过国债买卖实现增量财政工具的顺利投放。
风险提示
1.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2.消费者信心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3.对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