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角:发改委新闻发布会彰显保增长决心
10 月8 日(周二)上午10 点,国家发改委举办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和四位副主任集体亮相。从历次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来看,上述“一正四副”的出席规格较为罕见,彰显保增长决心。会议中针对政府投资、专项债投向、促消费惠民生政策、民营经济发展等进行了部署。会议总体基调积极,实际执行层面仍需财政政策的支持和配合。同时,须关注新增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及开工进度,以更准确地估算其对总需求增长的短期影响。
首先,本次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一正四副”的出席规格较为罕见,政策基调积极、信号意义较强。从实际操作层面,更多的政府主导投资需要财政政策配合,所以严格意义上的增量政策仍需视财政宽松力度而定。本次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一正四副”(发改委主任以及四位副主任)共同出席,凸显重视程度,回顾历史上近似出席配置的发布会,包括2015年11 月时任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出席发布会介绍“十三五规划”, 2017 年1 月徐绍史出席发布会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解读,此外,2022 年三位发改委副主任在两会期间解读经济政策,出席规格均不及本次会议。对政策基调的表述与9 月政治局会议一脉相承——对当前形势的判断表示随着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三季度以来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波动,有些行业“内卷式”竞争。但反复强调“有条件、有能力,更有信心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明确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积极态度。
具体举措方面,发改委表示将从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具体看:
政府投资加快部署:从新增资金层面,最为明确的增量是将在本月底提前下达2000 亿元资金支持地方投资项目先行开工实施,投向包括“续建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关注开工及实施进度。会议表示将提前下达明年1000 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 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若2000 亿元能在年内(2-3 个月内)尽快支出并形成工作量,年化而言支出规模近1 万亿元,或对四季度经济增长形成支撑。同时,考虑到地方层面可能有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投入,实际投资体量可能大于2000 亿元。支出领域可能将优先支持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包括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管网建设,以及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危旧住房改造等。从已发行资金的落地节奏来看,今年7000 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下达,目前项目开工率是58%;1 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里用于“两重”建设的7000 亿元也全部下达到项目,项目开工率是50%。
惠民生相关领域提及部分税费支持等优惠政策或有望延续。今年底还将有一部分税费支持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将要到期。相关部门将在研究评估基础上,加快明确政策是否延续实施,如延续实施,尽快明确延续实施的期限。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亦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发布会表示“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继9 月2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要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后,进一步强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基调。
促消费和稳地产方面:延续政治局会议“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以及“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表述。新增提及“运用专项债券等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表示将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等。
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
往前看,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或仍为关注焦点,相关政府投资项目推进及惠民生、促消费的政策落地均需要财政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供以旧换新消费等相关补贴。同时,本次发布会提及部分行业的“内卷式”竞争,强调要促进有效投资,或表明对于供给侧格局调整更为重视。从财政支出来看,今年1-8 月中央+地方广义财政支出同比-2.8%,距年初确定的全年增长7.9%的目标有一定差距,中央+地方财政支出增速明显低于名义GDP 增长,显示财政政策实质执行层面偏紧缩态势,尤其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或受土地成交收缩的影响继续回落。我们维持此前的框架,财政支出增速是否有效加速用以判断财政是否有效宽松。地产成交以及地产商融资等数据可能是判断居民的通胀和收入增长预期、以及地方财政是否明显修复的有效“风向标”之一。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超预期下行影响外需。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