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投资策略 老龄社会研究报告(NO.10):中国老年人生命关怀与尊严保护社会创新

老龄社会研究报告(NO.10):中国老年人生命关怀与尊严保护社会创新

投资策略 2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集超快速度、超早阶段、超大规模、超稳定结构的超级人口老龄化。

      2023 年,中国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而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和出生率下降,老龄社会已成为常态。这一变化给现有经济社会的运行与保障体系带来了严峻考验,特别是医疗体系、服务产品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群体在生命晚期面临诸多问题,比如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导致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重大疾病带来的身心痛苦,以及空巢现象造成的心理压力。

      因此,保障规模日趋庞大的老年人独立自主和有尊严地生活,以及合法权益,在不同层面都有着重要意义。从个人与家庭层面来看,保障老年人的财产利益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成员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在社会层面,这有助于构建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推动照护型社会的形成,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国家层面上,是落实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也是衡量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效的标准之一。

老龄社会研究报告(NO.10):中国老年人生命关怀与尊严保护社会创新

      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总结出生命关怀与尊严保护涉及五个方面:身体尊重、利益保障、精神慰藉、意愿遵从和死亡尊严。这些方面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基础。经过对现阶段中国社会涉及生命关怀与生命尊严的社会创新领域的观察与梳理,在诸多相关概念中我们发现意定监护、生前预嘱、安宁疗护与缓和医疗这四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生命概念。

      意定监护制度允许老年人在意识清醒时指定监护人,确保他们在失去民事行为能力后仍能得到适当照顾。生前预嘱则让老年人提前规划医疗决策,确保在生命末期按个人意愿接受或拒绝治疗。安宁疗护和缓和医疗则致力于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维护其尊严和生活质量。

      同时,这些措施也为空巢、孤独的老年人提供了精神慰藉,减少了老后生活的忧虑与恐惧。

      在人类社会中,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构成了道德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准。在老年照护中,确保老人的身体尊重、利益保障、精神慰藉、意愿遵从以及死亡尊严,是实现其尊严度过晚年生活的关键。不仅能够为老年人及其家属迎来幸福的终点,划上人生圆满的“句号”,还是高质量社会治理与照护型社会构建的重要体现,更是老龄社会背景下社会各界需要共同承担的使命和责任。这不仅需要社会整体对老年人生命关怀与尊严认知的深刻转变,也需完善保障老年人各项权益的法律体系,还需社区与各类社会组织发挥各自独特优势,协同发力,深化生命关怀与尊严保护理念。

机构: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研究员:—— 日期:2024-10-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