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02594)Q3单车价利齐升,智能化产品将快速放量
比亚迪(002594)
DM5新品车型Q3销量表现亮眼,推动公司单车均价与毛利率环比齐升:剔除比亚迪电子影响,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单车均价为13.83万元,同比-12.86%,主要系公司自年初以来持续推出价格更低的车型改款所致,Q3单季,公司单车均价为13.88万元,环比Q2提升2.18%,得益于价格更高的DM5系列新品热销,Q3单季秦L、海豹06、宋L、海豹07分别实现销量11.60万辆/10.75万辆/6.03万辆/1.71万辆,Q2上述车型销量分别为2.51万辆/1.55万辆/0/0,环比明显增长。DM5作为公司最新一代插混技术,在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也为公司贡献了更强的盈利能力,DM5系列热销带动公司毛利率环比大幅提升,Q3单季公司毛利率为21.89%,同比-0.23pct,环比+3.20pct,同比微降主要系整体产品均价同比降低影响。DM5系列车型热销成功验证公司凭借电动化能力进步提升市场份额的能力,预计后续DM5、E4.0平台新品的不断推出有望持续巩固公司市场龙头地位,推动公司盈利能力的继续提升。
研发与销售投入力度加大对冲部分毛利率上涨影响,单车利润环比增长20%: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率同比+0.73pct至6.63%,研发费用同比上升33.6%至333.2亿元,销售费用率同比+0.68pct至4.76%,管理费用率同比+0.04pct至2.47%,财务费用率同比+0.51pct至0.20%。Q3单季研发费用率环比+1.70pct至6.81%,研发费用同比上升23.4%至137.0亿元,销售费用率环比+0.51pct至4.77%,管理费用率环比+0.12pct至2.34%,公司Q3在研发与销售端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以提升智能化能力与消费者触达范围,对冲了部分毛利率上涨对盈利能力的提升效应,假设光伏与储能业务盈亏平衡,Q3公司单车净利润为0.87万元,环比+19.91%,提升0.15万元,低于单车均价涨幅(0.30万元),后续新平台车型上市有望继续带动公司单车净利润增长。
海外销量增厚及高端品牌(腾势、方程豹、仰望)放量,公司品牌形象不断提升:根据杰兰路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新能源乘用车各价格区间领先品牌及份额中,在20万元以下价格带,比亚迪市场份额接近50%。其中:10万元以下价格带,比亚迪市场份额44.8%;10~20万元价格带,比亚迪市场份额49.6%;30~50万元价格带,腾势市场份额9.8%,100万元以上价格带,仰望市场份额76.2%。预计2025年公司高阶智驾产品普及推出,整车智能持续进化将帮助公司拓展20万元以上价格带份额,向上赋能品牌形象。11月,公司首款与华为合作车型方程豹豹8正式入市。
此外,公司近两年加大海外市场销售,基于海外车型导入策略,整体价格高于国内,提升品牌形象。
海内外新产能同步推进,稳固市场竞争优势地位:1)产能方面,国内常州二期30万辆产能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投产,将显著提升全球车型海豹及海狮07 EV的产能,大力促进这两款车型在海外市场的的拓展。济南二期40万辆、抚州二期40万辆预计将在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陆续投产。海外巴西基地、匈牙利基地、印尼基地等都在建设中,将在2025~2026年陆续投产。丰富公司全球布局。
2)产品规划方面,公司通过海内外市场的持续布局有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稳固自身优势地位。国内市场方面,公司强产品周期延续,智能化能力快速补齐,9月公司2025款汉上市,首次推出激光雷达版本,支持城市领航、高快领航及代客泊车(部分功能需通过OTA升级),腾势Z9、方程豹豹8(搭载华为ADS 3.0)、全新品牌夏等新车有望于11月上市,腾势N9有望于年内上市,继续推进公司在高端市场布局,提升品牌形象;海外市场方面,Q3公司出口乘用车9.10万辆,同比+27.72%,环比-13.77%,主要受到东南亚地区汽车市场低迷影响,目前公司泰国工厂已竣工投产,巴西、匈牙利、土耳其工厂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引领国内车企新能源产能出海进程,海外市场市占率提升空间广阔,业绩长期增长潜力十足。
9月管理层增持公司股票,彰显对未来发展信心。根据公司公告,9月2日至9月9日,公司管理层增持A股股份共计5.81万股,增持金额共计1465.72万元。其他33名核心人员增持A股股份共计8.39万股,增持金额共计2079.64万元。以上主体增持金额合计3545.36万元。
投资建议:预计2024年-2026年公司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295.96亿元、8943.09亿元、10579.9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81.77亿元、466.42亿元、574.47亿元,摊薄EPS分别为13.12元、16.03元、19.75元,对应PE分别为22.12倍、18.11倍、14.7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智能化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