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研报 农林牧渔:周期兑现,业绩大增

农林牧渔:周期兑现,业绩大增

行业研报 84

  24年三季报总结:猪周期兑现

  农林牧渔行业整体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0%;实现归母净利320.42亿元,大幅扭亏;同时ROE为5.99%,结束了23年Q1至24年Q1连续五个季度的负值。农业板块盈利的好转,主要来源于猪周期兑现、养殖利润大增,但后周期及种子等行业依然承压生猪:业绩兑现

  24年前三季度生猪养殖行业合计实现归母净利196亿,同比大幅扭亏。三季度为利润主要来源,Q1-Q3单季利润分别为-61.7亿、73.7亿和184.0亿。上市公司出栏量增长不明显,业绩提升主要靠猪价上行与成本下降。24年三季度,单季均价达19.45元/公斤,同比涨21.57%。饲料成本下降及养殖效率提升下,养殖成本有明显下降,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前三季度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500元。

  资产负债表修复,增产依然谨慎。24年前三季度行业经营性现金同比增加140.14%,且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至62.5%,环比二季度末下降2.86pct。但行业扩张谨慎,在建工程及生产性生物资产同比分别下降28.60%和4.88%。

  禽:黄鸡盈利增长,白鸡承压

  前三季度,禽业板块共实现利润22.82亿元,同比增长89.88%,利润增长主要源于黄羽肉鸡。猪价上行带动下,黄鸡价格坚挺;且饲料价格下降,养殖成本大幅下降,黄鸡养殖盈利大增。而白鸡行业则有着较大下行压力,今年以来鸡苗、禽肉价格均不及预期。前三季度白羽肉鸡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69%,归母净利同比下降46.19%。动保:竞争激烈,持续下行

  行业面临着多重压力。25年全面取消政采苗的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降价较大;同时下游养殖端产能恢复不明显,需求依然低迷前三季度动保行业累计收入增速同比下降1.24%,归母净利下降52.53%,毛利率亦逐季下滑。

  饲料:底部蛰伏

  下游产能提升不明显,饲料需求仍弱。同时原材料价格已跌至低位,前期囤积的高价原材料逐渐消耗完毕,饲料企业成本下降,对业绩止跌有所助力。24年前三季度,饲料企业收入累计同比降3.54%,实现盈利36.01亿,同比大增63.10%,但其主要来自海大集团生猪套保获得的丰厚利润,其余饲料公司业绩均同比下滑或亏损加剧。

  种业:供大于求,亏损严重

  24年8家种业公司合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39%,归母净利为亏损4.69亿,较去年同期亏损加剧39.63%;其中Q1-Q3的单季利润增速分别为-32.74%、103.67%和-68.33%。尤其是海外业务拖累下,隆平高科深度亏损。

农林牧渔:周期兑现,业绩大增

  投资建议:

  猪:对明年不必过于悲观。本轮生猪产能从24年5月开始缓慢修复,截至9月,全国能繁存栏仅4062万头,同比依然下降4.20%,四个月仅修复1.91%的产能。本轮周期猪价高点已过,且将面临着秋冬疾病问题的挑战,四季度产能增速快速提升的可能性较低。今年全年生猪产能增长缓慢,故而我们可以预期明年生猪供应增长幅度将是缓和的。且明年行业平均成本亦将在今年基础上进一步下降。明年猪价下降有限、成本仍有下降空间,猪企持续盈利可期。

  当前板块估值低位、配置价值凸显。建议首选成本优势突出的标的,再兼顾成长性。1)龙头企业确定性高,且成本优势相对明显。建议关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2)中小企业出栏增长更快,且成本下降空间更大。建议关注:巨星农牧、华统股份、天康生物和唐人神。

  白羽肉鸡:寻找结构性机会。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祖代更新量分别为127.99和102.76万套,已超过均衡所需;同时祖代、父母代存栏均处于高位。当前白羽肉鸡行业供给充足有余。从结构看,因海外禽流感,进口祖代短缺,而国产品种市占率不断提升。

  后周期:25年有望改善。一方面,持续稳健的盈利下,养殖行业产能增长虽然放缓但是也更加稳健。而后周期行业在抢占市场时需更多的依靠技术、质量、品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生猪养殖企业的财务报表有所修复,对上下游的支付能力将明显提升,后周期行业销售和回款将有所改善。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发生动物疫情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中邮证券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