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周报:3Q24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创新高,自主可控有待华为新机催化
核心观点
宏观环境预期明朗化,半导体仍是“科特估”行情下的配置主线。过去一周上证上涨5.51%,电子上涨9.36%,子行业中半导体上涨11.98%,消费电子上涨5.61%。同期恒生科技、费城半导体、台湾资讯科技上涨4.11%、5.78%、5.28%。我们认为,伴随市场“政策底”的形成,硬科技在“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重”的政策取向中兼具了“经济顺周期”及“新质生产力”的双重特征,虽然短期经历了显著上涨,但更多只是对此前流动性风险中错误定价的修复,电子行业估值仍大面积处于历史中低位,部分风向标类资产也仍有估值上行空间,类似于去年Mate60面市后3Q23的行情表现,余承东所谓“史上最强大Mate”11月发布有望提振高端SoC芯片自主可控进程预期。在情绪面之外,半导体在近2年的下行周期里完成了较为充分的去库存和供给侧出清,如今在AI算力需求的边际拉动下、在新一轮终端AI化的创新预期中,行业正迎来具备较强持续性的上行周期,3Q24中芯、华虹产能利用率同环比继续提高。在筹码面而言,伴随半导体、硬科技类ETF申购意愿走强,对指数成分股的行情走势影响逐步形成正循环,建议乐观看待半导体行情持续性,继续推荐半导体细分龙头及华为、苹果产业链标签股:中芯国际、中微公司、北方华创、韦尔股份、恒玄科技、伟测科技、杰华特、立讯精密、鹏鼎控股、蓝思科技、福立旺、世华科技、顺络电子、电连技术。
3Q24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创新高,中芯国际、华虹产能利用率同环比提高。据SIA的数据,全球和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且3Q24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创历史新高,达1660亿美元(YoY23.2%,QoQ10.7%),环比增速是2016年后的最大增速,半导体在周期性的基础上体现出了更多的成长性。国内两大FAB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3Q24产能利用率均同环比提高,达到90.4%和105.3%,高于全球可比同行平均水平。我们认为,AI带动的半导体成长性正延展至全品类,国内企业的参与度将提高,继续推荐细分龙头中芯国际、长电科技、恒玄科技、圣邦股份、杰华特、伟测科技等。
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特斯拉链有望受益。根据拜登政府推行的《通胀削减法案》,只有在北美由工会工人组装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获得税收抵免,特斯拉大部分汽车被排除在外,特朗普则主张取消电车折扣/税收激励措施,这有利于特斯拉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并且,特朗普还主张大幅提高关税,这将限制海外平价电动车涌入美国本土。此外,马斯克本人可能利用其在特朗普政府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加快对自动驾驶汽车、星链、SpaceX业务的推进。我们预计2025年将是特斯拉产业链加速成长的一年,建议关注特斯拉链相关标的:世运电路、东山精密、景旺电子等。
苹果展开智能眼镜产品调研,或已重启轻量级AR眼镜计划。11月5日据财联社消息,知名科技记者Mark Gurman爆料称,苹果公司内部已经悄然启动了代号为Atlas的计划,对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智能眼镜产品进行调研,包括收集苹果公司员工对于现有智能眼镜产品的反馈意见,可能会帮助苹果公司确定在其眼镜产品中加入哪些功能。目前,海内外科技龙头均在加速布局AR领域,AR设备正处于加速迭代期,叠加AI赋能有望拓宽其应用及功能边界。建议持续关注产业链相关公司:舜宇光学科技、福立旺、蓝特光学、韦尔股份、水晶光电、歌尔股份、闻泰科技、立讯精密等。
消费电子:立讯精密、鹏鼎控股、沪电股份、蓝思科技、电连技术、传音控股、世华科技、东睦股份、工业富联、世运电路、水晶光电、春秋电子、东山精密、康冠科技、光弘科技、京东方A、景旺电子、四川九洲、福立旺、闻泰科技、永新光学、海康威视、视源股份
半导体:中芯国际、恒玄科技、长电科技、韦尔股份、澜起科技、通富微电、杰华特、华虹半导体、新洁能、晶晨股份、圣邦股份、龙芯中科、德明利、江波龙、佰维存储、兆易创新、扬杰科技、斯达半导、北京君正、芯朋微、思瑞浦、力芯微、赛微电子、时代电气、卓胜微、帝奥微、东微半导、晶丰明源、士兰微、华润微、天岳先进、艾为电子、纳芯微
设备及材料: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鼎龙股份、芯碁微装、拓荆科技、立昂微、沪硅产业
被动元件:顺络电子、风华高科、三环集团、洁美科技、江海股份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