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月报:中欧接近达成关税解决方案,自主出海迎来边际拐点
报告要点:
中欧接近达成电动汽车进口关税解决方案
据路透社11月22日报道,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向德国广播公司n-tv透露,布鲁塞尔和北京即将就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问题达成解决方案。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表示“双方即将达成协议:中国可以承诺以最低价格向欧盟提供电动汽车”但未提供具体细节。同一时间有消息透露,中欧电动车谈判结束,关税有望降至15%。双方共进行了13轮谈判,前8轮在欧洲举行,后5轮在中国进行,最终达成的关税可能在10%-15%之间。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欧盟将为中国车企提供在欧盟建厂的机会和补助资格,以换取技术转让,双方将共享20项电池续航技术成果。据悉,法国在谈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此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尽管关税已经生效,但双方仍在继续谈判以寻求解决方案。这主要引发了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希望,即贸易争端可以避免。
行业增长进入高质量阶段,关注科创与领先企业引领
根据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汽车出口量攀升至54.2万辆,同比增幅达到11.1%。而今年前十个月,累计出口量更是高达485.5万辆,同比增长23.8%。深入分析汽车出口的结构可以发现,传统燃油车的表现依旧亮眼。在今年前十月,传统燃油车出口量达到379.8万辆,同比增长率高29.7%。尽管面临欧盟新能源政策调整的干扰,但前十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依然达到了105.8万辆,同比增长6.5%。这也体现了中国新能源车在海外市场的持续扩张能力和不断提升的品牌认可度。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品牌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同时伴随欧盟额外关税解决方案出台,我国自主新能源车出口发展前景有望实现边际提振。
关注行业年末行情,同时关注以旧换新退坡在年底前的冲击。关注电动智能领先车企及其产业链。长线条持续看好出海方向。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超预期,科技进步不及预期风险、海外电动化不及预期风险、海外政策恶化超预期风险等。同时建议逐步将年底“以旧换新”退坡带来的行业波动风险纳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