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宏观经济、政策与大类资产配置展望:地中生木:中国修复式增长出新芽
本篇宏观年度展望报告的题目“地中生木”,取自《易经》,强调变化,方向上可能出现好的变化。自2023 年中我们正式提出“中国经济修复式增长”新框架以来,修复式增长即将步入第3 个年头。岁末年初之际,我们对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怀有积极的预期,预计2025 年GDP 增长5.1%,通胀企稳,2025 年上半年保持对利率债的配置,下半年权益资产存在机会。
回首2024 年,中国经济走势并未向市场预期的既定方向演进,反而存在不少“预期差”,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处于修复式增长的新格局。前3 季度广义财政赤字扩张不及预期,经济改善程度不及预期,全年物价低迷,但出口和制造业投资成为超预期的支撑项,房地产也从“防风险”转向“止跌回稳”。
中国经济修复式增长不是典型的复苏态势,居民、企业、地方政府三大主体动能不强,经济预测的难度加大。
展望2025 年,国内经济重点关注三方面,分别是外部不确定性上升、房地产市场能否“止跌回稳”、财政政策加力提振内需。我们的基本假设为:贸易摩擦风险上升,出口增速可能放缓,但仍然保持正增长;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需要政策发挥更大作用,但即使跌幅收窄,也意味着房地产对经济拖累下降;广义财政扩张力度加大,预计2025 年政府债券净融资11.5 万亿元,政府融资相对GDP 比例上升至8.4%,比2024 年上升1.3 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可能维持宽松,央行继续降准和增持国债,但降息空间可能不大,预计7 天逆回购利率下调10-20 个基点左右,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我们预计2025 年GDP 增长5.1%,较2024 年略微加快。
通胀企稳,但回升仍然偏慢。随着宏观政策力度加大,经济开始企稳回升,但是物价回升可能滞后于经济回升。近期股市企稳和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改善有利于居民财富增长,2025 年财政可能进一步加大对民生和消费支持的力度。我们预计,2025 年CPI 增速回升至0.5%左右,PPI 跌幅收窄至1.6%左右,GDP 平减指数跌幅收窄至0.4%左右。
海外经济:风未平又起。回顾特朗普交易,通过拆分美债,实际风险溢价为近期美债收益率上行的主要贡献因素,比起“二次通胀”,更多的是在对未来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赤字上行带来的美债供需变化以及风险偏好的不稳定做定价。从通胀来看,2025 年美国实际通胀难下,主要由于降息周期+收紧非法移民。相较之下,减税+关税对实际通胀带来的压力或有限。从经济层面来看,“高利率+高赤字率”的组合是经济和财政赛跑,持续性有待观察。
面对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不稳定的货币政策以及向下的经济增速,偿债成本相较于经济增速更高或使得利率波动较大,对金融市场产生扰动。从货币政策来看,预计2025 年美联储降息周期维持,但幅度和力度或较低。
欧元区可能存在的风险不容忽视:1)在消费和投资低迷下,欧元区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冲击影响。2)能源价格若出现反弹,将重新限制欧洲央行的政策操作空间,进一步延伸至债务主权风险。
风险提示:外部风险加剧,房地产市场下滑,财政政策不及预期,美国货币政策扰动超预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