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绿证、绿电交易数据点评:高耗能强制使用绿电 绿电交易规模大增
投资要点:
事件:1)绿证交易: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10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累计交易绿证3.84亿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1.95亿个),2024年10月全国交易绿证2542万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980万个);2)绿电交易:近期中电联发布《2024年1-10月份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简况》,2024年1-10月绿电交易规模163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4%,2024年10月绿电交易规模19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8%,绿电交易规模大幅提升。
绿证交易规模大幅提升,与省级政府应对能耗“双控”考核密切相关
2024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
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首次将绿证交易纳入省级人民政府的考核,提出1)在“十四五”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将可再生能源、核电等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从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中扣除,据此核算各地区能耗强度降低指标,2)将绿证交易对应电量纳入“十四五”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指标核算。在此影响下,以青海、浙江、上海为代表的省份购买绿证的积极性大幅提升,根据电联新媒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浙江绿证交易1683万张,上海交易绿证超过1500万张,同比均大幅提升。
根据中电联的数据,2024年1-10月全国绿电交易规模163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4%,其中7、8、9、10月单月绿电交易规模分别提升435.2%、170.1%、168.8%和348%,绿电交易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我们分析主要与今年各方鼓励绿电交易有关。
国家层面来看,年初发改委定调鼓励各地建立高耗能可再生能源强制消费机制,数据中心、电解铝行业相继出台政策强制消费绿电。
2024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强调鼓励各地区实行新上项目可再生能源消费承诺制,加快建立高耗能企业可再生能源强制消费机制,合理提高消费比例要求。
2024年5月,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十四五”后两年新上高耗能项目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20%;到2025年底,电解铝行业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25%以上;
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
2024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下发各省2024年、2025年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各省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在20%-70%之间
地方层面来看,以内蒙古、宁夏为代表的省份陆续出台政策鼓励省内高耗能企业消费绿电,2024年1-9月内蒙古累计绿电交易电量540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
内蒙古:2024年7月,内蒙古发改委发布《建立高耗能企业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消费机制的若干措施》,明确:1)合理确定存量高耗能企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目标,2025年高耗能企业全覆盖;2)实施新上高耗能项目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承诺制,用能结构以电力为主且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达到50%的高耗能项目,在达到能耗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不需全额落实能耗指标;3)对已审批在建和待建高耗能项目追加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承诺
宁夏:2024年9月,宁夏发改委发布《关于优化电力交易打好“百日攻坚战”的通知》,每月对高耗能单位产品能耗达到标杆水平或先进水平,且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超过40%(其中绿证不少于15%)的企业组织认定,满足6个月要求的经认定后,次月即动态调出高耗能电价企业名单
当前提升我国绿电交易需求的实施路径已然明确,后续需持续关注其他省份鼓励消
费绿电政策进展。在新能源逐步参与市场化交易影响电能量价格的背景下,通过提高绿电交易比例赋予绿电环境价值,提高新能源项目收益率,已成为当前共识,但市场对实施路径和实施进展仍存在担忧。当前我国绿电交易的实施场景基本明确,即通过能耗双控、配额制等手段强制下游用户使用绿电,提高绿电消费需求,目前内蒙古、宁夏等高耗能占比较高的省份发展速度较快。我们认为,在当前国家要求“建立高耗能企业可再生能源强制消费机制”的基调下,强制消费绿电的相关政策有望向其他高耗能行业、其他省份进行扩展,期待绿电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投资分析意见:绿电绿证交易比例提升有助于提高新能源项目回报率,稳定回报率预期,我们重点推荐港股低估值公司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中广核新能源、中国电力、新天绿色能源;推荐A股新能源运营商三峡能源、省级电力平台广西能源,建议关注云南能投、甘肃能源、金开新能、新天绿能、嘉泽新能、晶科科技。
风险提示。政策推动不及预期,电价波动风险,利用小时数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