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深度报告:钻石散热:高算力时代的终极方案,打开AI潜力的钥匙
钻石:“终极”半导体材料,“六边形战士”
钻石散热:高算力时代“终极”方案,打开AI潜力的钥匙
钻石散热方案在高效能电子产品应用潜力广阔,未来每台电脑、汽车和手机都有望装上钻石。半导体领域,“钻石冷却”技术可让GPU、CPU计算能力提升3倍,温度降低60%,能耗降低40%,为数据中心节省数百万美元的冷却成本。新能源汽车领域,超薄钻石纳米膜助力电动汽车充电速度提升5倍,热负荷降低10倍。基于钻石技术的逆变器体积小6倍,性能更卓越。太空卫星领域,数据速率提升5-10倍,尺寸减小50%,并在严酷的太空环境中表现更稳定。无人机领域,无人机仅需1分钟就能充满电,金刚石吸收产生高密度激光束,解决续航问题。基于独特物理特性,钻石还在量子计算、核处理等方面打开应用潜力。
产业化开启“从0到1”阶段,国内培育钻石产业链大放异彩
钻石散热产业链开启“从0到1”临界点,全球各项应用加速落地。美国AkashSystems公司获得美国芯片法案支持,体现了对钻石散热前景的充分认可;英伟达率先采用钻石散热GPU实验,性能是普通芯片的三倍;华为接连公布钻石散热专利,坚定入局,未来有望在高性能计算、5G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广泛应用;国内公司化合积电已具备较为完整的金刚石半导体材料解决方案,并实现规模化生产(未上市,光莆股份有持股)。我们测算钻石散热市场规模有望由2025年0.5亿美元(渗透率不足0.1%)增长至152亿美元(渗透率约10%),复合增速214%,市场前景可观。我国人造钻石产业链具备绝对成本优势,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国内培育钻石企业积极布局“钻石散热”技术,并在半导体衬底、热沉等方面取得突破。2024年8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开始对人造金刚石设备和技术进行出口管制。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钻石散热作为下一代散热技术,在AI时代具备划时代意义和产业化潜力。我国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对上游材料进行出口限制,产业化正处于“从0到1”阶段,开发进度毫不逊于海外。在全球高算力时代,我国有望站在科技制高点。受益标的:力量钻石、沃尔德、国机精工、黄河旋风、四方达、中兵红箭、惠丰钻石、光莆股份。
风险提示:钻石散热产业化不及预期;供应链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