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行业专题报告:低空经济系列#3:多地政策密集出台,eVTOL试点城市出炉
投资建议:2024年以来,各城市/区域陆续出台了低空经济发展方案,均较为明确地提出了低空产业发展目标和任务时点,在发展路径上兼顾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并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我们认为:目前地方城市竞相出台低空经济发展方案,抢滩万亿市场,同时低空空域的改革和低空新基建的建设也在陆续开启,行业或有望加速迎来发展拐点,投资机会值得重视。
各地方案大多以2026/2027年为时间节点,提出发展规模和建设要求。1)发展规模不同、但建设框架类似:苏州、无锡、南京提出到26年,低空经济发展规模分别达到600亿元(产业)、300亿元(产值)、500+亿元(产业);北京、广州、杭州提出到27年,低空经济发展规模分别达到1000+亿元、1500亿元、600+亿元。各地低空产业发展目标规模有所不同,但方案基本均涵盖了低空飞行器制造及应用场景、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空管系统建设、航线航路规划和空域管理等几个方面。2)突出因地制宜:合肥依托骆岗公园抢占eVTOL商业载人飞行高地,争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苏州、杭州则提出重点打造低空物流场景;无锡开拓“空中的士”应用场景,争创全国低空经济创新示范区;北京重视安防反制能力建设,计划建立起覆盖各类无人机及“低慢小”航空器的安防反制能力;南京提出培育政府/企业/商业3个层面的低空应用场景,多方发力目标明确;广州提出1500亿元低空产业发展目标,并将在南沙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准入标准实施和应用,促进城市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
探索建立低空通感一体智联网;中央空管委拟开放6个eVTOL试点城市。
建议关注:
我们重申在《低空经济系列报告》中的观点:关注低空飞行器产业链和低空新基建两条主线。低空经济正处于从0到1的阶段,密切关注政策落地情况。
低空飞行器产业链:1)无人机:纵横股份、航天电子、中无人机、航天彩虹等;2)eVTOL:亿航智能、万丰奥威、中直股份、小鹏汽车、沃飞长空(未上市)、沃兰特(未上市)、峰飞航空(未上市)、时的科技(未上市)、御风未来(未上市)、零重力飞机(未上市)等;3)配套:广联航空、宗申动力、中航高科、光威复材、航天环宇、边界智控(未上市)、狮尾智能(纵横通信子公司)等。
低空新基建:1)智联网/空管系统:中科星图、莱斯信息、四川九洲、海格通信、盛路通信等;2)态势感知/空防系统:航天南湖、国睿科技、四创电子等;
3)模拟器:海特高新等;4)运营/维修:中信海直、安达维尔等;5)基础设施:深城交、苏交科、威海广泰、中国通号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技术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