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周报: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11月金融数据发布
核心观点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11月金融数据发布
1、试点运行平稳,个人养老金制度12月15日起全面实施。12月12日,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通知》明确自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范围从36个先行城市(地区)同步扩大到全国,同时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完善领取办法,将助力提高居民养老金储备水平、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目前
我国个人养老金发展面临覆盖人群有限,税优限额不高的问题。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后,参考美国IRA发展经验,未来我国可以进一步通过缓步提升个人养老金税优限额,丰富税优模式、EET和TEE模式并举,调整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领取税制、实现二三支柱互联互通、
打破资金转换壁垒等方式,持续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
2、11月金融数据发布,信贷增长或受化债影响。12月13日,央行发布24年11月金融数据。2024年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00亿元,同比少增5100亿元,余额同比增速7.7%,环比下降0.3pct。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700亿元,同比减少22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下降3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000亿元,中长期住户贷款增加值环比有所增长;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500亿元,同比少增5721亿元,其中,短
款增加5223亿元,同比少增589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428亿元,同比多增1040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32万亿元,同比多增1589亿元。2024年11月M0同比增长12.7%,M1同比负增3.7%。M2同比增长7.1%,增速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3、金融支持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发布。12月13日,央行、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从顶层设计上明确金融业支持银发经济的目的与路径,要求到2028年基本建立养老金融体系,到2035年各类养老金融政策效果充分显现。《意见》鼓励金融机构从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银发经济相关主体融资渠道,健全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年金产品、各类养老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机构老年人教育和便利度等角度,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险、
银行、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是养老金融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也是服务银发经济融资的重要中介机构,有望迎来更多业务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