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寻找低利率环境下个人财富管理方案-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下银行、证券与基金模式探索
事项:
人社部等于12月10日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扩大个人养老金实施范围至全国,同时优化产品供给,完善领取条件和办法。除了市场关注的长期资金入市,我们判断银行账户搭台、非银产品唱戏的合作模式有望逐步壮大。
国信观点:此次全面推广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助于加快我国养老第三支柱体系建设,意在长远。此次推广还进行了部分制度优化,包括将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权益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以及完善领取条件和办法等。现状来看,目前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多,但缴存比例偏低,缴存金额较小。截至2022年11月末,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达到7279万人。不过大部分人仅开设账户,并未实际缴存。人社部数据显示,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缴存人数为开户人数的31%,人均缴存2316元;2023年一季度末缴存人数占比为31%,人均缴存2022元。我们认为:第一,全面推广和制度优化有助于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第二,商业银行除本身就向参加人提供金融产品外,还可借此实现获客目的。第三,新纳入的指数基金产品中,红利类指数收益率较高、波动率低、最大回撤幅度小,风险收益指标良好。对于个人养老金而言,投资期限较长、资金投入稳定,若综合考虑收益率和波动率、最大回撤等指标,红利类指数基金配置价值较高。第四,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推行,有望为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带来一定增量资金。我们预计至2030年,个人养老金规模或将达1.45万亿元,分别为银行、银行理财子、基金、保险带来增量资金0.63万亿元、0.15万亿元、0.46万亿元、0.22万亿元。
评论:
此次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广,部分制度有所优化
人社部等部门于2022年10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同年11月印发《关于公布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的通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城市(地区)先行实施。试点实施两年后,先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制度总体运行平稳,因此人社部等近期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从今年12月15日起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
此次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除了将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外,还做了一些其他优化,包括:(1)优化产品供给,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2)完善领取条件和办法,除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领取条件外,参加人患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到一定条件或者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可以申请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这有助于提高个人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积极性。本次提出要将特定养老储蓄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未来这部分产品或扩容。
商业银行及资管机构竞合式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
金融机构可基于自身特色及优势,差异化地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商业银行在账户开立、产品销售及提供增值服务等方面具备综合优势。证券、基金公司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创设相应产品,满足个人养老金投资需求,并提供专业投顾服务。保险公司则可开发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产品形成互补。
个人养老金试点实施现状
目前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多,但缴存比例偏低,缴存金额较小。从开户人数来看,截至2022年11月末,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达到7279万人。不过其中大部分人仅开设了账户,并未实际缴存。人社部数据显示,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缴存人数为开户人数的31%,人均缴存2316元;2023年一季度末缴存人数占比为31%,人均缴存2022元;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个人养老金缴存人数仅占开户人数的22%,人均缴存约2000元。
目前有23家银行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办资格。个人养老金参加人需选择一家商业银行开立或者指定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因此商业银行除本身就向参加人提供金融产品外,还可借此实现获客目的。
目前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范围包括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各类产品的情况如下:
储蓄存款。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中有23家银行提供的466款储蓄产品。其中,有44款属于四大行试点发行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其特点是较一般存款期限更长、利率更高。本次《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提出要将特定养老储蓄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未来这部分产品或扩容。
商业养老保险。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中有165款纳入产品目录的养老保险产品。
公募基金。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中有285款纳入产品目录的公募基金产品,其中包括200只养老目标基金和刚刚纳入目录的85只指数基金。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这285款产品的Y份额总净值为73亿元。
红利类指数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比良好,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分指数来看,新纳入的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产品以宽基指数基金为主。跟踪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的产品数量分别达20只、19只、14只,明显高于跟踪其他指数的产品数量。
分基金类型来看,新纳入的权益类指数基金产品以ETF联接基金为主。85只产品中,ETF联接基金共56只、场外非联接基金共29只。此外,新纳入基金以被动指数基金为主,被动指数基金共66只、增强指数型基金共19只。
红利类指数收益率较高、波动率低、最大回撤幅度小,风险收益指标领先。我们将新增85只基金产品跟踪的指数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宽基指数。与其他指数相比,这一类指数收益率并不突出且波动率较高,夏普比率及卡尔玛比率等关键指标低于其他类指数;
第二类,以创业板50为代表的兼具宽基与主题的指数。与其他指数相比,这一类指数收益率较为可观,但波动率显著高于其他指数,因此夏普比率和卡尔玛比率等关键指标并未领先,投资者持有体验可能不佳;
第三类,以红利低波为代表的红利主题指数。与其他指数相比,这一类指数收益率处于中高水平,但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幅度显著低于其他指数,夏普比率及卡尔玛比率等关键指标领先,适宜个人养老金等稳健投资风格类型的资金。
诚然,各类投资者投资目标不尽相同。对于个人养老金账户而言,投资期限较长、资金投入较为稳定,如果综合考虑收益率和波动率、最大回撤等指标,红利类指数基金配置价值较高。
远期规模较为可观,有望成为重要的市场增量资金来源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推行,将带动规模的进一步提升,从而有望为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带来一定的增量资金。我们预计至2030年,个人养老金规模或将达1.45万亿元,分别为银行、银行理财子、基金、保险带来增量资金0.63万亿元、0.15万亿元、0.46万亿元、0.22万亿元。
风险提示
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个人养老金缴费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