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研报 医美专题系列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高景气延续,先行者前景可期

医美专题系列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高景气延续,先行者前景可期

行业研报 75

  投资要点:

  行业概览:1)定义:胶原蛋白是人体组织器官的主要结构蛋白,约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30%~40%,主要分布在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全方位参与人体组织器官的修复和再生。2)为什么关注重组胶原蛋白:相较透明质酸和植物活性成分,胶原蛋白在抗衰和皮肤修复方面更具备优势。而相较于动物源性胶原蛋白,重组胶原蛋白具备生物活性及生物相容性更高、免疫原性更低、漏检病原体隐患风险更低、水溶性更佳、无细胞毒性、可进一步加工优化等优点,应用空间更为广阔。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2027年,我国重组胶原蛋白零售端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145亿元,2023-2027年的CAGR预计为41.45%。

  行业驱动力:1)供给端:标准规范日趋完善,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自2021年起,国家药监局相继颁布了多项重要指导性文件,例如《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等,对重组胶原蛋白生物的分类和命名进行了明确规范,并将其科学划分为重组人胶原蛋白、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和重组类胶原蛋白三大类别,为重组胶原蛋白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后续,我国又陆续发布了《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化妆品用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团体标准,为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技术突破持续赋能,产业化进程提速。2000年,中国、法国的科学家团队分别在原核细胞体系和植物体系中完成了重组胶原蛋白的实验室小试表达。其中,中国西北大学范代娣博士与其团队实现了采用原核细胞体系(大肠杆菌)对重组胶原蛋白(I型)的实验室小试表达,克服了传统动物提取法存在的病毒隐患、排异反应风险及功能性和吸收性不确定等弊端。此外,通过高密度发酵和高效分离纯化技术,巨子生物在全球领域率先解决了阻碍重组胶原蛋白生产效率的问题,重组胶原蛋白产业化进程迎来重大突破。目前,我国已有多家医美厂商积极布局了重组胶原蛋白赛道。2)需求端:多元化应用场景拓展成长边界,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一方面,重组胶原蛋白凭借着高拉伸强度、生物降解性、低抗原活性、低刺激性、低细胞毒性等特性,在皮肤护理、医药领域,以及其他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另外,随着成熟胶原蛋白产品的迭代,以及新型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突破,重组胶原蛋白的应用边界也在不断拓展。

医美专题系列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高景气延续,先行者前景可期

  重点公司推荐:目前,我国已有多家厂商抢先布局了重组胶原蛋白赛道,但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头部玩家较少。其中,巨子生物、锦波生物等重组胶原龙头厂商构建起从上游原料端到下游终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不断抢占胶原蛋白市场心智;而以丸美股份、贝泰妮、敷尔佳、珀莱雅等品牌商则积极拥抱重组胶原成分,推出了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多款护肤产品。尤为一提的是,锦波生物凭借其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深厚技术储备,其产品覆盖了医疗器械、功效护肤等多个领域,并成为市场上首个获批重组人源化胶原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前瞻布局私密抗衰以及XVII型重组胶原蛋白的厂商,先发优势凸显。后续随着重组胶原品牌建设不断加强,以及渠道加速拓张,公司成长未来可期;丸美股份深耕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领域,不断强化技术壁垒,先后推出了胶原小金针次抛、面霜、小红笔眼霜3.0等系列大单品,抗衰大师和眼部护理专家心智不断夯实。彩妆品牌恋火持续深化高质极简底妆理念,品牌影响力不断深化。持续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性。综合而言,我们认为,重组胶原蛋白赛道供需两旺,短期内护肤、医美领域商业化速度最快、盈利空间最为可观。中长期来看,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高景气为行业注入增长动力,医美行业渗透率提升、轻医美化率提升、国产替代率提升逻辑大概率延续,持续看好行业长期成长空间,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升级迭代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医疗美容行业相关风险;医疗器械及化妆品产品政策变动风险等。


财信证券 张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