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短期大盘向上突破或有难度 策略上防守为先
每周策略建议
港股:1-2 月中国经济呈现“内需政策驱动修复、供给端结构升级提速”的特征,内需回升仍需加力,政策托底叠加科技突围有助提振预期。经过1 月中旬以来估值迅速修复,港股在高位震荡加剧并不意外,AI 产业链热度在业绩期后也有所降温,一方面前期冲高提前透支预期,另一方面市场风险偏好也有所下降。美国对华贸易调查公布以及Tik Tok 禁令的宽限期均在4 月来临,料外部压力短期显著上升。若“特朗普2.0”贸易摩擦超预期升级,不排除内部政策资源将更多向供应链安全和自主科技等结构性发力,使得港股结构性行情进一步向政策扶持领域倾斜。中国央行全面降息或需等待外部压力上升以及为内部经济超预期失速留足空间。短期港股缺乏催化剂,恒生指数向上突破25,000 有难度,多数个股需要通过横盘调整消化估值,等待盈利进一步修复。策略上偏防守为先,建议关注防御性较高的高股息央国企、业绩稳健分红稳定的必需消费龙头。
美股:上周标普500 及纳指企稳,VIX 跌破20,市场避险情绪有所下降。美联储点阵图释放滞涨风险升温的担忧,但鲍威尔强调当前就业及经济仍稳健,继续观望特朗普关税影响。GDPNOW 将美国Q1 GDP 环比年率增速从-2.8%大幅上修至-1.8%,部分缓解衰退忧虑,市场重新聚焦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上周五特朗普表示计划与中方对话以及强调关税对等的灵活性,但料4 月关税谈判等扰动将加剧。不过,尽管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但缩减QT 规模呵护市场流动性,二季度起股债再平衡也为美股带来增量资金。此外,剔除特斯拉的Mag 6 今年预测PE 跌至25.5 倍,等权纳指100 的预测PE 也跌至23.3 倍,为2024 年4 月12 日以来最低,但盈利预测几乎没有被下修。策略上,继续看好美股反弹,预计标普500 指数及纳指的阻力分别在5,750 点及18,500 点。短期看多金融、AI 软件、网络安全、Mag 7、医疗保健。
美债: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在4.27%左右,美联储最新FOMC 部分舒缓经济衰退忧虑,但强调对关税继续保持观望的态度,同时释放对通胀重视度上升的信号,也进一步支撑美债收益率易上难下。本周将迎来2 月PCE 等多个经济数据,特朗普也可能释放更多关于4 月关税路径的信号,两者继续左右市场的避险需求。未来一个月仍可于4.1%至4.5%做10 年期美债的波段交易。
美元指数:美联储强调就业和经济仍稳健,美国2 月地产销售和工业产出数据优于预期,最新初请失业金人数仅小幅上升。美国经济数据暂时无虞,叠加欧元区基本消化德国财政扩张利好,美元指数也重回对关税政策的正向反应,料进入4 月关税扰动加剧带来美元阶段性反弹,短期或对非美货币带来一定冲击。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 4 月关税扰动将进一步加剧,中美贸易谈判或加快开启,人民币压力或显著上升。中国央行3 月保持LPR 利率不变,人民币中间价继续释放“稳汇率”态度,料人民币短期保持震荡格局,关注中美贸易谈判和加征关税节奏。
中国1-2 月政策驱动经济结构性亮点
1-2 月中国经济复苏稳中有升,消费以旧换新政策显效支撑弱复苏,工业生产在装备制造升级带动下反弹,基建投资加速对冲地产下行压力,房地产销售及价格降幅边际收窄但整体仍处于调整周期。
美联储的重心或重新向防通胀倾斜
美联储点阵图释放出美国滞胀风险升温的信号,下修GDP 增长预期并上调通胀预期,鲍威尔承认关税的确推升了短期通胀预期,未来不确定性很高,仍保持观望。
风险提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