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新阶段”系列之三:乌云的金边:关税下的中欧贸易新机遇

股票资讯 阅读:18 2025-03-26 10:15:50 评论:0

本报告导读:

    美国的全球对等关税与欧洲国防战略的转变,有三条逻辑提升中国对欧盟的出口:

    一是欧盟加大防务支出的拉动效应,重点是电力设备;二是美国贸易的“自我孤立”导致中欧之间互为美国的替代,重点是消费电子;三是欧洲经济回暖和欧元升值。

    投资要点:

    美国的“孤立主义”倾向、欧盟加大国防支出、德国突破财政限制,对中国的出口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欧盟加大国防支出拉动中国资本品出口,称为“拉动效应”;

    二是对美贸易缺位后,中欧“抱团取暖”,称为“替代效应”;

    三是欧盟国家突破债务限制后经济受到提振,间接拉动中国消费品出口,称为“收入效应”。

    拉动效应:重点在于电力设备

    总体而言,欧盟防务支出加大重点要求“made in EU”和重塑欧盟制造业,或难以对中国设备类产成品的出口形成显著拉动;

    结构上,用电需求的增加对于中国电力设备出口可能构成利好;替代效应:重点在于消费电子出口和医疗用品进口

    美国“对等关税”框架下,有可能出现全球对美的高关税报复行为,最终美国贸易占全球比重显著下滑,即“自我孤立”;

    但短期内中欧互相难以作为美国贸易角色的替代:美国主要从中国进口纺服轻工和消费电子等消费品、而向欧盟出口矿产品和医疗用品。总体结构上的不匹配导致短期互相替代性较弱。

    美国产品在欧盟的退出或仅主要拉动中国消费电子的出口,和增加中国自欧盟医疗产品的进口。

    收入效应:欧盟经济回暖和欧元升值或有一定效果

    欧盟加大防务支出8000 亿欧元来测算,年均拉动GDP1.2%,同比例约拉动中国总出口增速0.17%。

    如果欧盟基本面回暖趋势得到印证,欧元有望进一步升值,届时对中国出口可能形成进一步的带动。

    风险提示:地缘格局变化超预期。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黄汝南/刘姜枫/汪浩 日期:2025-03-2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