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民营银行行业分析

股票资讯 阅读:15 2025-03-30 15:34:36 评论:0

  我国民营银行的诞生与发展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实践成果。自2014年原银监会启动民营银行试点以来,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商银行”)为代表的首批5家机构率先获批,标志着民间资本正式以独立主体身份进入银行业。此后政策逐步放开,2020年无锡锡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为第19家民营银行,此后未再新增民营银行。我国民营银行自设立之初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后,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以及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当前民营银行发展面临一定瓶颈。

  2024年,我国民营银行资产规模增速有所放缓,资产规模和经营业绩仍呈现两级分化;资产质量面临下行压力,不良贷款率上升且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净息差仍处于高位,但整体净利润下滑趋势明显;资本充足性指标有所下降,在外部资本补充渠道受阻以及资本内生能力被削弱的背景下,面临资本补充压力。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格局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头部民营银行凭借股东资源与科技能力形成马太效应,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占据了民营银行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尾部银行生存空间被挤压。2024年,在我国整体商业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民营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亦有所放缓。从业务发展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业务的下沉使得民营银行面临的同业竞争压力加剧,差异化竞争优势弱化,同时民营银行对第三方平台较高的依赖性使其主动权下降;此外,民营银行成立时间尚短,且遵循“一行一店”的原则,其业务触角延伸受限,存款客户基础薄弱,整体存贷款业务拓展均面临压力。从资产质量来看,民营银行主要服务客群相对下沉,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该类客群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对民营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带来较大挑战,民营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拨备水平有所下降。截至2024年末,民营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6%,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为224.44%,拨备水平充足,但近年来下降趋势明显。从盈利能力来看,得益于差异化客群定位,民营银行贷款利率普遍较高,同时依托科技驱动不断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且相对于传统银行,其在存款和贷款定价上更为灵活,民营银行息差水平处于高位;但另一方面,民营银行经营业绩分化明显,且吸储难度大,负债成本处于较高水平。2024年以来,在商业银行资产定价下行较快,而负债成本相对刚性背景下,民营银行净息差有所收窄,同时信用风险的加速暴露使其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增加,对利润实现形成侵蚀。2024年,民营银行净息差为4.11%,显著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实现净利润187.76亿元,同比下降8.14%。从资本充足水平来看,民营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有限,监管对于民营银行增资和引入新股东的审批相较传统银行更为审慎,同时民营银行中仅网商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的方式补充资本,民营银行外源资本补充渠道受限,且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的下滑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内源资本积累,面临资本补充压力。截至2024年末,民营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24%,显著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联合资信 金融评级一部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