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宏观周报:有色与黑色继续分化

股票资讯 阅读:8 2025-03-31 13:39:49 评论:0

2025 年开年以来,有色行业和黑色行业在多个维度持续分化。从价格、工业增加值、出口、营收利润多个维度来看,有色行业表现要持续强于黑色行业。从需求端看,有色行业与黑色行业的分化,反映了经济动能转换期,新老经济的分化。两会以来,与新质生产力有关的政策,我们认为或将继续支持有色行业的需求。促进地产复苏的政策近期也有加力,但是整体效果还有待观察,黑色行业的需求短期或仍有压力。从供给端看,矿业的产能建设周期长,在需求扩张的情况下,有色行业的产能扩张相对不足,也使得有色行业的表现相对较好。

    有色行业和黑色行业在多个维度持续分化,具体情况如下:

    (1)从价格来看,铜期货价格自2025 年年初以来上涨9.0%,而螺纹钢期货价格自2025 年年初以来下降5.8%。实际上自2022 年以来,铜和螺纹钢价格呈现持续分化。从PPI来看,2025 年年初以来,有色金属加工业PPI环比下降0.1%,而黑色金属加工业PPI环比下降1.1%。

    (2)从工业增加值来看,有色金属加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自2021 年以来持续高于黑色金属加工业的增加值。2023年下半年以来,两者之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大。

    (3)从出口来看,铜及其制品自2024 年加速出口,2025 年1-2 月的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长32%;而钢铁及其制品的出口额在2025 年1-2 月累计同比下降10%。

    (4)从企业营收来看,规上工业企业中有色金属加工业的营收在2025 年1-2 月累计上涨21%,黑色金属加工业的营收在2025 年1-2 月累计下降9%。从利润来看,规上工业企业中有色金属加工业的利润在2025 年1-2 月为366 亿元,累计同比上涨20.5%;而黑色金属加工业的利润在2025 年1-2 月为亏损15.5 亿元。

    有色行业与黑色行业的分化,反映了经济动能转换期,新老经济的分化。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行业与新经济相关性更强,而以钢铁为代表的黑色金属行业与房地产、基建等传统经济的相关性更强。以新能源车、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带动了有色金属的需求扩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 年1-2 月,中国新能源车产量同比增长47.7%,高于2024 年全年增速(38.7%)。根据Gartner的数据,中国数据中心系统的支出在2024 年同比增长40%。

    而2024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2025 年1-2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9.8%。

    两会以来,与新质生产力有关的支持政策,我们认为或将继续支持有色行业的需求。202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1。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发改委提出将“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 万亿元”,“聚焦硬科技、坚持长周期、提高容错率,通过市场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业”2。人民银行提出,将“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同时,人民银行提出将“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进一步扩大再贷款规模,从目前的5 千亿扩大到8 千至1 万亿”3。

    促进地产复苏的政策近期也有加力,但是整体效果还有待观察,黑色行业的需求短期或仍有压力。202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3 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4。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 年第一季度例会提出要“择机降准降息”。2 月,2025 年广东省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八期、九期)307 亿元,债券期限为7 年,用于回收闲置存量土地项目。从高频数据来看,在经历了阶段式的脉冲上涨后,房地产销售数据上涨动能近期有所回落,显示房地产市场需求复苏的基础还有待加强。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黄亚东/张文朗/黄文静/段玉柱/周彭 日期:2025-03-3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