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季度宏观策略报告

股票资讯 阅读:10 2025-03-31 15:38:01 评论:0

政策方面,《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主要经济目标基本符合预期。《报告》把提振消费放在首要位置,会议指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随后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发布,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中国长期以来重投资、轻消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倾向出现了边际的转向,要像过去抓投资一样抓消费。消费的边际改善可能是二季度甚至贯穿全年最重要的变量,二季度社零增速中枢或上升至7.0%左右,CPI也会有相应的回暖。历史上社零同比和CPI同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随着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尤其是《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针对性解决消费矛盾问题,消费料有改善的空间,CPI也会有相应的回暖。

    房地产的触底回升也是经济重要变量之一,预估二季度房地产投资同比-7.0%。从需求端来看,住房消费也是消费,《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表明政策仍将持续发力,同时随着土地储备专项债的发行,收储或将加快推进。房地产改善的传导路径是销售端-资金端-投资端,目前销售端和资金端有明显回暖,投资端主要改善施工和竣工,新开工仍需政策进一步放松提振房企预期。

    与此同时,基建投资或面临增速下滑。截至3月28日,新增专项债投向土地储备领域的比例为6%。在2017年至2019年间,土储专项债三年累计发行规模占比在三成左右。若今年土储专项债规模持续增加,则今年投向传统基建领域的专项债资金可能要少于2024年。基建的资金面临“逆风”,增速难以有大幅改善的可能,预估二季度基建投资增速下行至4.0%左右,相较于2024年4.2%的中枢小幅下滑。但基建的结构上有探讨的价值。化债背景下,中央为建设和支出主体,或通过特别国债支出的领域的基建建设可能会偏强。反之,地方政府为建设和支出主体的基建建设可能会偏弱。

机构:光大期货有限公司 研究员:于洁 日期:2025-03-3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