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点评:大行资本补充落地,助力长期稳健经营
事项:
2025年3月30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型银行同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通过了向财政部等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议案。
平安观点:
大行定增方案落地,资本夯实更好助力实体经济。2025年3月30日,四家银行公布定向增发预案,整体融资规模为5,200亿元,其中财政部合计出资5000亿元,剩余出资来自各家大行的主要国有股东。四家银行单体发行规模在1050-1650亿元规模区间,从价格上来看,此次四家大行定增均为溢价发行,以3月28日收盘价计算,溢价率位于9%-22%区间,对应以24年年报数据计算的PB在0.67x-0.76x之间,低于1倍静态PB,但均高于目前股价水平,体现出财政部等主要股东对大行保持长期稳健经营能力的看好。此次定向增发有效增厚了四家银行资本,发行后建行/中行/交行/邮储四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提升0.6pct/0.5pct/1.8pct/1.4pct至15.1%/12.7%/12.0%/11.0%,其中交行和邮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均超过1个百分点,资本水平远超监管要求。四家银行资本增厚有助于其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增强风险抵补能力,有效抵御资产质量尤其是零售资产质量的波动,也有助于其持续满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定增小幅摊薄股息收益,长期持续看好红利价值。短期来看,定增对于四家大行的盈利水平和股息收益率会带来小幅摊薄,根据我们按4家大行24年财报披露的盈利和分红数据静态测算,定增完成后,建行/中行/交行/邮储四家银行EPS分别较定增前下降2.2%/4.4%/8.5%/9.4%至1.31/0.77/1.15/0.79元。四家银行A股当前股价对应静态股息率分别较定增前下行0.1/0.2/0.4/0.5个百分点至4.6%/4.2%/4.7%/4.6%。
不过从长期来看,考虑到4家大行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在资本补充完成后有望保持,长期股息水平仍有上行空间,尤其从港股市场来看,大行目前港股较A股的折价有10%-25%,整体股息水平均在5%以上。自去年以来,我们也看到以险资为代表的长期资金不断加大对于银行股的配置力度,尤其是通过OCI账户下的配置,在稳定获取股息收益的同时减少股价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按照当前股价计算板块整体股息率达到3.8%,相较无风险利率的溢价水平仍处高位,作为板块的权重,大行长期的股息配置价值依然存在。
投资建议:“顺周期+高股息”,政策组合拳推动板块估值修复。目前板块静态PB仅为0.66倍,对应隐含不良率超过15%,安全边际充分。目前银行板块整体股息率为4.2%,较无风险利率溢价水平仍处于高位,继续看好板块红利配置价值。随着季报期临近,我们认为成长性优异及受益于政策实效的区域行值得关注,同时预期改善对于股份行的催化值得期待,重点观察来自地产和消费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及修复情况。个股维度,我们推荐:1)基本面稳健,受益于政策预期修复的区域行(成都、长沙、苏州、常熟、宁波),并关注股份行困境反转预期下的配置机会(兴业、招行);2)高股息个体的配置价值依然突出(工行、建行、上海)。
风险提示:(1)政策推进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下行超出预期;(3)金融政策监管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