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PMI点评:高技术行业推升PMI
研究结论
事件:2025 年3 月31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中国采购经理指数,3 月制造业PMI录得50.5%(前值50.2%,后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录得50.8%(50.4%),综合PMI 产出指数录得51.4%(51.1%)。
中小企业产需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带动整体PMI。2025 年3 月生产、新订单PMI分别为52.6%、51.8%(52.5%、51.1%),其中新出口订单49%(48.6%),说明内需环比的回暖幅度更显著,3 月新出口订单的变化幅度基本能够用春节时点来解释,说明外需环境仍面临压力。此外,本轮中、小企业PMI 均有改善,3月大、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为51.2%、49.9%、49.6%(52.5%、49.2%、46.3%)。综合来看,随着节后复产复工告一段落,大型和小型企业PMI 均高于去年12 月,中型企业可能仍有进一步修复空间。
产需支撑企业的采购意愿,但可能在外部贸易环境恶化的影响下,生产经营预期下滑。3 月采购量、进口、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PMI 分别为51.8%、47.5%、47.2%、48%(52.1%、49.5%、47%、48.3%),其中采购量小幅回落但维持在枯荣线以上;产成品库存小幅下降,原材料库存小幅上升,走势上与产需端回暖能够相互印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3 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PMI 回落至53.8%(54.5%),在内需企稳的情况下,或主要和外贸环境的预期有关。
高技术行业和装备制造业是PMI 回暖的主要原因。3 月高技术行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高耗能行业PMI 分别为52.3%、52%、50%、49.3%(50.9%、50.8%、49.9%、49.8%)。高技术行业和装备制造业表现明显更强,据统计局,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消费品行业小幅上升至枯荣线,不过其中可能存在分化,如木材加工及家具产需指数(据统计局)均低于枯荣线;高耗能行业回落幅度较大,可能与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能源行业有关,这点在价格指数中也有部分体现。
地缘和上游大宗影响了价格指数。3 月出厂价格、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PMI 分别为47.9%、49.8%(48.5%、50.8%),均较前值下滑。分项来看,据统计局,受近期原油、铁矿石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两个价格指数均较上月回落;农副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位于52.0%以上扩张区间,其中有色金属相关行业或主要和地缘事件有关,包括2 月美国宣布对铜征收关税,以及3 月末透露铜进口关税落地可能提前,等等。
服务业景气水平回升。3 月服务业商务活动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3%、47.1%(50%、45.9%),均回升。分行业来看,据统计局,随着春节效应逐步消退,与居民消费相关的餐饮、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回落;水上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受气候转暖、各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等因素影响,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回升。3月建筑业商务活动和新订单指数分别52.7%、46.8%(52.7%、46.8%)。
3 月PMI 数据回暖主要有三个特征:内需强于外需;内需中服务强于商品消费;商品中,中游装备制造业强于上游原材料行业和下游消费行业,即投资动能可能更强。此外,3 月PMI 回升动能主要由中、小型企业拉动,说明政策支撑下内需整体企稳,且能够顺利传导到经济各个环节。展望后续,随着海外贸易环境风险增加,出口规模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显著提升,内需强于外需的情况或将延续。
风险提示
全球产业链竞争加剧,外需变化快于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