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业点评报告:美关税频繁多变,龙头供应链全球化灵活应对
摘要:
事件: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包括中国(34%)、欧盟(20%)、越南(46%)、泰国(36%)、柬埔寨(49%)、印尼(32%)、印度(26%)。超市场预期,导致市场调整。
需适应美国关税政策的频繁多变。1)回顾来看,美国征收关税的政策细节反复多变,2018年以来,大量消费品可以每年申请临时豁免,豁免情况不尽相同。当前,白宫高级官员表示,基准关税税率(10%)将于4月5日凌晨生效,对等关税将于4月9日凌晨生效。2)2018年贸易战以来,大量消费企业布局海外基地;美国市场订单由中国向东南亚及墨西哥等地转移。2023年,中国消费行业出口至美国的比例、美国消费行业进口源于中国的比例分别为22.9%、26.27%,较2017年分别下降2.8、9.8pct。3)我们预计未来2年大部分针对美国出口的消费品产能将外迁。在海外,也会面临美国关税变动的风险,例如本次的越南、泰国。适应和应对美国关税风险将是企业重要竞争力。
中国消费产业国际优势突出,订单向具备全球化供应链能力的龙头集中。1)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消费产业凭借生产成本优势持续获得海外订单,代工业务快速发展。在此期间,大部分行业在产业链效率、研发、数字化等方面实现长期积累,龙头企业国际竞争力凸显。2018年,在美国征收高关税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增量空间,在电商全球化助推下加快发展,并更加关注全球化的供应链布局,当前以大家电为代表的部分产业已实现全球领先。2)复盘来看,上一轮贸易摩擦背景下,关税影响更多体现在短期的价格和盈利层面,消费出口龙头市场份额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反而通过海外产能的建设,获取了更多的订单份额,在产能转移的过程中实现成长。美国对外关税政策持续变化,虽然本次对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国家征收高关税,但中国的消费龙头具备领先的供应链能力,未来仍可在全球范围内组织高效的供应链建设,并凭借供应链效率及成本优势获取更多的订单份额。
本次调整市场更担忧美国消费市场衰退。1)美国对进口产品大规模征收高关税,或导致美国通胀提升,消费市场出现衰退,从而影响整体需求。对一些新兴国家,如果经济发展受阻,需求也将变弱。2)2018年以来,墨西哥、越南、泰国供应链受益,在美国进口比重中大幅提升。美国之前计划对墨西哥征收25%关税,但很多企业满足美墨加协定商品要求而暂时豁免关税。此次,美国对越南、泰国计划征收高关税,导致投资者的担忧。目前,中国大量家电、轻工、纺织服装企业在越南、泰国有工厂,后期将根据情况发展调整全球产能布局。如能像大家电企业一样生产基地全球大量布局,可以做到灵活应对。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调整是短期的,持续看好中国消费龙头的国际竞争力。建议关注:家电板块,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信视像、新宝股份;轻工板块,匠心家居、嘉益股份、乐歌股份、致欧科技、恒林股份、永艺股份、广博股份、共创草坪、梦百合;农业板块,乖宝宠物、中宠股份、佩蒂股份;
纺服板块,华利集团、申洲国际、伟星股份、新澳股份、开润股份、健盛集团、台华新材。
风险提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风险,美国通胀导致市场衰退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