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消费环境新阶段

股票资讯 阅读:10 2025-04-07 14:19:29 评论:0

  研究结论

      3 月PMI 平稳向上,一些前期市场比较担心的问题(如中小企业走弱、节后建筑业复工不足)有所缓和,但从资本市场的表现看,科技主线始终明确的同时,内需的分歧悬而未决,我们认为其中涉及几方面的担忧:(1)政策本身的持续性:呼和浩特生育支持政策一度引发消费股大涨,但地方政策是否还会接踵而至、国家层面的支持将是怎样的形式目前仍有待观察;(2)效果的持续性:手机被新纳入“以旧换新”导致1-2 月通讯器材类社会消费品零售累计同比26.2%,较去年全年提升16.3个百分点,这是否是春节换机叠加政策刺激导致的脉冲,也需要继续关注。

      尽管基本面最终数据有待检验,但开年至今政策着力点与去年相比存在变化,即,在注重消费行为、消费数据的同时,将更多的重心放在消费的前置环节,包括但不限于收入、信用与社会保障(如,针对一些互联网企业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的问题,今年2 月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提到将积极研究完善降低门槛、给予参保补贴等政策措施),这标志着促消费政策进入新阶段,对于后续走势不妨乐观一些。

      生育支持是“抢人大战”的延伸,具有持续性。以呼和浩特为例,在完整的政策框架《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生育是其中一个维度,全文还涉及吸引大中专毕业生来呼求职面试、就业创业的各类措施,包括提供免费短期住宿、现金人才奖励、获奖项目落户奖励等等。未来的区域、城市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口、人才的竞争,“抢人大战”很难告终,甚至会产生一些新的政策工具尝试。除此之外,生育支持的背后还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1)地产与消费诉求:2024 年湖北天门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长6.1%,位列全省第一,强劲的地产数据背后可能有生育政策的原因——其育儿补贴中存在鼓励生育购房奖励12 万元;(2)人口是转移支付的重要考量:如《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奖补等各种补贴的分配中人口规模都是权重最高的因素,因此各个地区“向上争资”的实现需要基于人口规模的扩大;(3)全国性文件即将出炉:两会期间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育儿补贴的操作方案。国家整体性制度安排箭在弦上,有望形成中央-地方双管齐下的支持模式。2024 年出生人口954 万人,即使呼和浩特较高额度的补贴模式(1万/人)推广至全国,2025 年现金补贴1000 亿左右(简单假设新出生人口仍在千万附近)相对于今年赤字规模的提升来说也并不会形成太过巨大的负担,但这一补贴落地后至少持续数年,有利于即期消费的同时,更能提振未来收入预期。

      个人消费贷款的政策变化也与当下促进消费的环境息息相关:(1)个人信用修复:

      疫情之后住户部门消费贷款存量增速不断降低,从疫情前两位数增长(2018、2019年都在15%以上)逐步放慢到今年1-2 月1.4%,去年5-11 月处在1%以下。除了需求偏弱影响贷款需求之外,居民个人资产负债表质量下滑也是重要原因。3 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提到,将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借款人信用记录、还款保障,针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合理商定贷款偿还的期限、频次,根据借款人申请,经审核合格后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续贷支持;(2)延期提额:针对其他高信用的消费者,消费贷支持消费的力度将进一步增加,《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提出,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 万元提高至50 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 万元提高至30 万元;(3)控制风险:3月29 日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暂停配发低利率消费贷利率优惠,“利率内卷”被叫停意味着资产质量风险仍是重要考量。这一系列政策虽然并非直接作用于消费行为,但和生育支持政策类似,起到了改善消费环境和居民信心、修复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帮助金融机构增加促消费抓手的作用,让更多潜在的消费者释放消费需求。

      风险提示:政策无法充分对冲中美摩擦加剧的风险。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的风险。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至奕/孙金霞/曹靖楠/孙国翔 日期:2025-04-0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