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点评报告:红利稳固可持续,稳增长驱动顺周期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4-07 22:32:56 评论:0

  信贷投放预计3月边际回暖,需求或仍靠对公支撑

  信贷预测:3月人民币贷款预计新增约3.1万亿元,增量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余额同比增速7.2%,增速环比2月下降0.1pct。3月末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阶段性冲高,银行票据冲量行为边际放缓,实体信贷需求或不弱。分类型看,第一、对公贷款预计新增约2.3万亿元。年内银行项目储备相对充分,两会闭幕后部分企业全年投融计划亦落地,叠加3月开门红收官,Q1末对公信贷需求或释放。此外Q1地方政府债发行明显加速,部分企业中长贷置换后增长或承压,但考虑到部分隐债以非银行债务形式存在(企业拖欠款),故债务置换总体扰动有限。第二、零售贷款预计新增约9000亿元,贡献主要为按揭。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虽仍处负区间,但降幅持续收窄,一线城市房地产销售明显改善;同时新发放房贷利率与存量房贷价差收窄,按揭提前还贷需求或放缓。此外消费信贷政策陆续出台,但从政策发布至落地仍有时滞,故3月消费贷增长预计保持平稳。第三、非银贷款预计减少约1000亿元,少增同比放缓。央行Q1保持货币政策定力未进行降准操作,银行体系流动性趋紧,债券收益率及资金利率波动性增加,同业拆借成交量中枢低于往年,或影响非银贷款读数。

  政府债发行提速,预计社融同比多增

  社融预测:3月份社融预计新增约5万亿元,存量增速8.2%,环比2月持平。在“地方尽早发行使用专项债”的财政指导下,政府债年内发行前置,Q1政府债(国债+地方债)发行明显加速,形成社融主要支持,预计3月政府债净融资新增约1.1万亿元,环比回落但同比大幅提高。社融口径下信贷增量或与2024年同期持平,其余分项对社融扰动有限,总体判断3月份社融新增规模略高于2024年同期。2024年10月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发布后,社融增速逐月稳步回升,未来趋势能否保持,一方面取决于现有政策落地成效,另一方面取决于海外关税政策影响何时消散。

  财政存款拨付,企业经营回温,预计货币增速环比上升

  货币供应量预测:3月M2同比增长7.1%,环比2月上升0.1pct;新口径M1同比增长0.4%,环比2月上升0.3pct。新M1口径发布后,2月M1增速环比仍下降,主要源于专项债虽加速发行,但资金拨付仍有时滞,财政存款尚未流入实体经济中进行循环。我们预计3月货币增速阶段性回升主要源于:第一、季末月财政支出发力,财政存款回流银行体系形成活期存款,叠加政府债加速发行,部分化债额度用于支付企业拖欠款,企业流动性及经营活力均边际改善,支撑M1环比回升;第二、信贷需求边际改善,存款派生力度亦恢复,银行资产负债表两端,存、贷同步增加,形成活期存款沉淀;第三、同业存款限息的影响已集中发酵,后续非银存款扰动减弱,对M2形成支撑。

  投资建议:红利稳固可持续,稳增长驱动顺周期

  年初以来市场风险偏好虽有所提升,但伴随美国全面征收对等关税,外围环境仍存不确定性。当前我国政策以内为主,仍保持政策定力,未来降准、降息仍有空间,故以国有行为代表的红利类资产仍有支撑,此外稳增长政策发力亦带动银行估值修复。受关税影响今日权益资产调整幅度较大,银行板块降幅相对有限,外部扰动下板块防御价值突显更具长期吸引力。我们预计2025Q1银行业绩表现基本稳定,延续2024Q4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稳步回升的势头:(1)信贷投放节奏前置但结构优化,套利性质信贷(票据等)占比减少;(2)资产端收益率仍承压,但高息定存到期后存款付息率下行,息差回落幅度或优于预期;(3)零售风险暴露较充分,叠加处置力度强,个贷风险反弹或接近尾声;(4)OCI账户仍存债券浮,非息收入仍有支持。继续看好稳定股息的红利策略持续性,推荐港股中信银行,受益标的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顺周期逻辑推荐苏州银行,受益标的江苏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常熟银行。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 刘呈祥,丁黄石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