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点评:加征关税影响下,重视农业板块的防御和反制属性
事件: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一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中国为34%)。我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月4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对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影响较大,美国本土农业反受其害。我们认为,美国此次关税政策变化之所以超预期,在于其背后深层目的是想让制造业回流,因此关税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会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这样的变化对美国本土农业而言,带来的将是其农产品在全球出口市场竞争力的大幅减弱和贸易逆差的进一步扩大。根据彭博数据,我们看到,美国农产品和食品业早在2020年就结束了长达60年的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总额在2021-2023年期间从200亿美元左右扩大至500亿美元,扩大了一倍多。预计,本次美国关税政策变化正式落地实施后,美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逆差将会进一步扩大。而美国农产品退出贸易所产生的市场份额一部分将由效率不断提升的中国农业企业所占有,另一部分将由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和乌克兰等欧洲国家所分享。2022-2024年,随着国内自给能力的提升,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从2360亿美元下降至2151亿美元,23/24两年同比降幅分别为0.3%和7.9%,预计未来还将进一步减少。其中,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总额从409亿美元降至275.3亿美元,降幅约33%。
具体到品种上,预计大豆、玉米、棉花和猪鸡牛肉的贸易市场格局变化较大,国内种植产业链企业受益良多。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金额最多的前5大类产品是大豆、玉米及其替代品(高粱和小麦)、猪鸡牛肉、棉花和坚果,进口金额分别为120.43亿美元、27.43亿美元、25.06亿美元、18.55美元、8.99亿美元,在自美进口总额的占比分别为43%、10%、9%、6.7%和3.3%,其中种植产品(包括大豆、玉米及其替代物、棉花、坚果)的进口金额合计占比接近7成。因此,在中国反制美国贸易加征关税过程中,种植产品将是反制的主要工具。国内企业将受益其中,一方面会享受到自美农产品进口减少所带来的市场份额提升,另一方面也会享受到进口减少所带来的市场价格上涨。
行业评级及策略:贸易加征关税背景下,重视农业板块的反制属性和防御属性,给予“看好”评级。投资策略方面,看好两条主线,重点推荐种养业的强者:1)反制防御主线,主要看好与大豆、玉米等相关的种植产业链,这些产品自美进口较多,是国内反制的重点领域;其次,看好与猪鸡产品相关的养殖产业链,这些产品也有自美进口;2)景气主线,主要看好产能去化加速、产品价格反转预期较强的奶牛养殖板块;其次,看好父母代存栏数量和质量持续下降,产能去化启动的肉鸡养殖板块;第三,看好宠物食品板块因行业持续高景气所带来的价值投资机会,尤其是海外产能布局较多的公司。
风险提示
突发疫病、畜禽、原奶、水产价格、玉米等原料价格变化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