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快评报告:北京、深圳相继发布创新药械全链条支持措施,关注差异化创新等
行业事件:
4月7日,北京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深圳市发改委、卫健委等联合发布《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加强对创新药械研、产、审、用全链条政策支持。
投资要点:
《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要点:1、提升效能:将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整体用时进一步压缩至20周以内;建设肿瘤、心脑血管、神经退行性疾病全自动化生物样本库;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从6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2025年新获批创新药械数量不少于15个;推动全国首个疫苗检验中心投入,压缩检验时限;2、扩大创新药械流通:继续进口药械“一次批复,多次通关”,不再实施进出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3、推动创新药械可及性提升: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直接纳入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绿色通道快速挂网;干细胞等创新药专家共识不少于5个;鼓励创新药获批后1个月内快速挂网;打造手术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加速技术迭代和应用;推动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创新药、集采药品费用;4、推动人工智能+医药;5、鼓励医药投融资,2025年重点储备不少于10家本市拟上市医药公司。
《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要点:1)创新药
1、围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风湿免疫疾病等,提高基础研究支持力度;2、实施一批基因编辑与基因组合成、底盘细胞构建和改造、分子合成途径设计和整合、代谢网络中酶调节增强、细胞原位表征一体化、无细胞或多细胞体系构建与筛选等合成生物核心技术;3、打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创新转化链条,构建成果转化“深圳模式”;4、布局建设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相关重大公共服务平台;
2)创新器械
1、对通过国家、省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首次获批上市的二、三类医疗器械,加大支持力度。对研发生产符合相关标准的创新宠物医疗器械,按照实际投入研发费用的20%予以支持,单个企业每年支持不超过500万元;2、支持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仪、高分辨率质谱仪、流式细胞仪、高端成像仪器、蛋白及核酸分子的空间探测、大容量生物反应器、生物试剂等原创性探索性前沿技术开发,逐步实现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和试剂产业高端化发展;
3)创新药械
推荐更多罕见病用药等创新药械列入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重点项目清单,实施“提前介入、全程指导、研审联动”服务;推动初创企业“借船出海”;鼓励重点企业海外拓展。
投资建议:政策重点支持创新药械发展,通过资金扶持、优化审评审批时限等为创新药械提供了“研发-审批-支付”全链条支持,鼓励创新,加速国产替代。建议关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风湿免疫疾病、干细胞等领域具备差异化创新、商业化能力及全球化潜力的创新药企;有国产替代红利的医疗设备领域;人工智能在医药领域应用方向。
风险因素:研发进展不达预期风险、出口管制风险、医保谈判降价超预期风险、海外数据认可度风险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