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事件点评报告:关税冲击后 央国企密集增持作用几何?
一、事件:
国务院国资委4 月8 日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价值,充分彰显央企责任担当。同时,加大对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导,引导中央企业持续为投资者打造负责任、有实绩、可持续、守规矩的价值投资优质标的,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二、点评:
4 月2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政策,并表态将大幅提升对华商品征税水平。4 月7 日A 股主要指数均出现大幅下跌。随后,国新投资、中央汇金等机构宣布增持,各大上市公司宣布回购,维护全体股东利益。这些行为在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同时,展现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稳定市场信心与预期的决心。
国有机构与上市公司宣布增持一方面旨在维护股东利益、稳定二级市场估值中枢。中央汇金以及各大央企集团发布公告增持,首先能够直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遏制市场下跌。另外,增持等公告也能够有效遏制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减少市场“踩踏”。
另一方面,国有机构增持与央国企回购也体现出在当前地缘与政策不确定性交织背景下,产业资本与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功能。大型上市公司回购除了短期平抑股市波动外,亦能够向外界释放公司对于其未来盈利信心的,以维护投资者以及产业合作伙伴的信心,以消除恐慌情绪对于上市公司运营的影响。
就政策层预期管理而言,国有控股机构及中央企业的增持行为,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稳定资本市场将继续作为宏观政策组合的一部分,配合内需恢复与产业升级,构建更稳固的资本市场预期锚。
从股市整体来看,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全A 成交额维持在1.5 万亿以上,市场交易情绪未现系统性下滑。同时,沪深300 当前市盈率约11.9 倍,处于历史估值下沿,部分优质资产已显现配置价值。在“政策托底+流动性稳定+结构性增持”共振作用下,市场整体估值中枢存在阶段性企稳基础。
但是,稳定预期的同时也需要看到,我国当前经济需求侧不足问题仍存在,而关税对于外需的冲击或对经济造成一定影响。故短期的流动性修复能否带来中期趋势的反转依然有待观察。当前需关注:
1)中美之间的核心矛盾仍存在。双方在TikTok 等问题上分歧巨大,且中国反制意志明确,不排除地缘、金融外溢风险;
2)转口与出口链条下滑压力依旧,真正反转需财政发力与需求侧刺激;3)参考24 年1-2 月,市场本身流动性风险的反转,需要长线资金大力买入中小市值,更大范围的稳定市场流动性。
随着国内宏观政策逐步落地、经济基本面企稳修复,中国优质资产的重估窗口有望逐步打开。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两类结构性配置主线:
一是处于产业链核心、具备成本控制与议价能力的央国企龙头。此类央国企龙头的运营更加稳健,受外部冲击影响更小。
二是具备稳定现金流、受益于政策支持的高分红资产类别。在外部扰动频发、估值切换阶段拉锯的背景下,具备政策护航与基本面支撑的资产将更可能获得资金青睐。
风险提示
政策力度低于预期,外部风险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