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流而上:面对逆全球化的政策空间
研究结论
特朗普针对全球的关税乱拳可能会成为世界贸易环境面临恶化、产业链重构压力凸显的标志性事件。中国过去几年高度重视自主可控,同时又是拥有最完整产业链与广阔内需市场的国家,可以说是为数不多拥有“底牌”、敢于反制,甚至有望从“非美”体系中获益的经济体。展望未来,我们初步判断政策节奏:(1)首先稳定资本市场;(2)其次是稳定出口产业链本身;(3)与之相伴随的是既有政策落地节奏的加快;(4)根据出口负面冲击以及其他稳增长政策的综合效应,下半年仍有类似2024、2023 年的财政加码可能性;(5)在此过程中需要留意全球范围内从贸易到宏观的风险传导,如美国需求萎缩导致非美工业国家产能过剩、美国通胀走高引发自身滞涨、美元及美元资产波动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风险等等。
关税对企业的冲击可能会立刻产生,短期看,我们认为中微观层面上的应对可能会早于宏观上财政货币加码:(1)针对参加境外展会的企业给予补贴:今年3 月山东提出将纺织业拓展新市场展会补贴比例提升至80%(去年统一为70%);(2) 引导企业“抱团出海”、以老带新,尤其是央国企+政府带动民营企业:如4 月1 日安徽开展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抱团出海”(东盟)对接会,这一联盟由出海“领头羊”企业奇瑞汽车、中铁四局为主发起单位,有望把骨干获得的基建订单/当地市场转化为上下游的机会;(3)支持政府部门以及开发区管理方结合本地产业特点,成立专门开拓海外市场的服务团队;(4)放宽国有企业人员出访邀请条件,对经贸类因公出访团组开辟“绿色通道”,相应地为境外客户提供更多入境便利化服务;(5)支持出口转内销:今年1 月商务部召开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推进会,即将推广9 个地区经验做法,如重庆的做法包括:组织本地企业开展国际先进标准对标从而衔接内外标准 + 调整产线的给予支持 + 搭建国内展会 + 推动“外贸优品”进电商进超市;(6) 金融服务与财政补贴:涉及中小外贸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专项融资保障、出口信用保险、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此外不妨关注贸易调整援助,这一工具最早在上海试点,专用于帮助波动严重的出口企业调整经营计划,包括支持进行市场推广、检测认证、国际市场营销、人员培训等,与当下需求较为契合。
立足二季度,两会所部署的一系列政策加快落地可能是当务之急,以下维度都存在着优势:(1)转移支付的未分配空间:2025 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显示,尚未分配到地区1.57 万亿,占比15.2%,前一年同期未分配到地区/总额为12.5%,今年有一些空间优势;(2)开年至今政府债的亮点主要在置换债、土储债,其他债券落地并转化为实物工作量有较大空间,与此同时各地重大项目有扩容、增补可能,“健全跨部门跨区域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也有利于推动强化内需、构建统一大市场的区域联通大型项目;(3)消费贷政策下居民部门有杠杆空间;(4)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随时可以出台;(5)育儿补贴落地后至少持续数年,有利于在拉动即期消费的同时,提振未来收入预期。
“目前仍有储备政策”,可能有哪些形式?(1)财政工具:参考前两年做法,存在年中加大财政力度、增发国债用于增量建设的可能性;(2)企业支持:各地有望设立更多对就业岗位创造、产业升级、出口企业开拓新市场等重点领域的专项企业补贴,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传统行业;(3)更有力度的消费/收入工具:
如将消费补贴更多延伸到服务消费、较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上马更多基建并强化其中“以工代赈”的比例、加大或拓宽个人所得税抵扣;(4)重点出口行业减税降费(疫情期间我国曾对交运、餐饮等行业实施类似政策);(5)在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中更大幅度采用货币化安置。
风险提示
特朗普关税表态反复变化,进而反复影响市场的风险;关税引发的产业链重构导致全球出现增长减速与产能过剩的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