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2025年展望:【粤开医药】看好创新升级、并购重组与产业出海
投资要点
当下医药行业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的变革阶段,加上受产品价格下滑、消费增长缓慢等多方面因素扰动,业绩相对低迷,市场表现不佳。我们判断2025年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建议聚焦创新升级、并购重组、产业出海等三大结构性机会。本文是医药行业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的下篇,基于2024年的业绩、政策与市场表现(上篇),研判2025年医药行业机遇、挑战与投资主线。
一、机遇篇:研发端、使用端、支付端三重视角下的八个机遇加快行业回暖研发端加速创新——基于投融资环境改善、新交易模式兴起和审评审批制度优化的3个机遇判断。
1.全球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预计将降低资金成本,推动医药行业投融资持续回暖。从国内看,2024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积极定调,我国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14年以来首次从“稳健”调整到“适度宽松”;从海外看,美国2024年9月进入降息周期,预计2025年还有两次降息;欧元区在消费和工业依旧疲软的情况下,将维持宽松节奏再次降息;新兴市场当前政策利率仍远高于中性水平,未来也有显著的货币宽松空间。
2.Licence-out(对外转让)、NEW Co(新公司)等交易模式兴起,促进研发创新资金回流、合作升级。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药企达成了约73项License-out授权合作,累计交易总金额33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部分品种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达上亿美元,可以直接回流到自身的研发资金池中,或者用于支持新的研发项目;2024年先后有恒瑞、康诺亚、嘉和生物和岸迈生物成功利用NewCo吸引多元化投资,获得现金回报和管线股权。展望2025,Licence-out、NEW Co相关模式将进一步成熟,促进研发创新资金回流、合作升级,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
3.持续优化审评审批制度,提升医药产业创新研发效率。加入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以来,我国持续深入药品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将更注重提高审评审批的质量与效率,重点通过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试点、补充申请审评审批试点等相关方面的工作,优化程序、简化资料,给医药产品研发-临床-上市全过程注入新动能。
使用端扩容在即——基于县域医共体建设、放宽用药限制、线上渠道快速增长的3个机遇判断。
4.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县域医共体建设加速基层医疗需求释放。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广是我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举措。随着医共体建设的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意愿增强,基层医疗市场的药械需求将得到极大释放。
5.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实施,放宽用药限制加快药品入院放量。《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的通知》规定,2025年1月1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自正式实施后,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应于2025年2月底前召开药事会,不得以医保总额限制、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数量、药占比为由影响药品进院。预计在加紧召开药事会、放宽用药限制等相关措施带动下,医保目录内品种有望快速开出处方,实现销售放量。
6.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线上购药增长强劲。互联网寻医问药具有便捷、快速、隐私性强等特点,尤其是随着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整体增长较为强劲。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网上药店终端市场销售额达532亿元,同比增长17.5%,是公立医院、线下药店等所有终端市场中增长最快的。我们判断2025年线上购药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处方外流持续推进、医保个账支付逐步扩围、线上问诊更加普及等利好带动下,线上购药需求将加速释放。
支付端释放活力——基于商业医保增量和优化医保结算的2个机遇判断。7.推动医保平台数据共享,商业健康保险有望形成新的支付增量。国家医保局正积极谋划探索推进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公司、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以及其他有关支持政策,预计在大幅降低商保公司核保成本,推动商保公司提升赔付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商保公司和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更多支持包容创新药耗和器械,带来医药支付的新增量。
8.优化医保结算,加快行业支付周转速度。2025年国家医保局将实施医保基金预付制度,推进即时结算、直接结算,帮助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缓解现金流压力,从而促进医药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二、挑战篇:集采降价、学术合规、地缘政治博弈将对行业造成一定冲击药品和器械集采提速扩面,价格管控倒逼行业加强精细化管理。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价格价格治理将持续深入进行,我们判断行业将面临更大范围、更快节奏、更高降幅的降价潮,需要企业做好成本控制、供应保障、质量提升等全方位应对工作。集中带量采购深入推进,2025年国家集采可能面向市场规模较大、竞争较为充分的的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等90个仿制药品种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疾病的单抗类药物,以及颅内支架、颅内弹簧圈等神经介入类和腔镜下吻合器、腔镜下切割器等微创手术介入类等高值耗材;地方集采将补充国家集采未覆盖的品种,比如生化试剂、分子试剂等体外诊断试剂耗材金和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等中药品种,形成“国家集采+地方集采”的双重降价压力。价格治理与监测工作预计持续开展,“四同”(同通用名、同厂牌、同剂型、同规格)药品挂网价格治理可能扩围至“二同”(同通用名、同剂型)药品,进一步实现区域间仿制药低价协同。
医药反腐常态化实施,合规经营要求企业行加强学术推广能力建设。《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医药代表管理办法》即将出台,预示着医药行业专业合规要求更高,更强调以学术推广赋能临床医生及患者。国内药企学术推广能力相对较弱,存在专业性薄弱、学术性不强、活动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未来亟需从组建专业队伍、搭建专家网络、提高学术质量、完善流程制度、强化人员培训考核等方面发力,提升学术推广合规水平。
地缘政治博弈持续,“特朗普2.0”关税政策可能造成出口下滑。美国是我国医药出口的第一大国别市场,2023年我国对美出口医药品金额达到170.62亿美元,占全部医药品出口16.7%;2024年前三季度达到136.59亿美元,占全部医药品出口17.1%。若“特朗普2.0”执行覆盖范围更广、幅度更大的关税政策,我国对美出口份额较大的康复器具、一次性耗材、医用敷料等产品将受到一定的负面冲击,企业应在增强产品竞争力、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等方面寻求更大突破。
三、投资主线篇:持续看好创新升级、并购重组与产业出海
1.创新升级:关注创新药、AI制药、CXO等行业机会。
创新药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双特异性抗体、GLP-1等重磅品种将引领发展热潮。
双特异性抗体(双抗):国内目前拥有3款上市双抗和16款进入临床阶段的双抗,适应症主要集中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等肿瘤领域。已经上市的品种预计迎来规模放量。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单抗和达沃西单抗通过2024年医保谈判,预计在2025年实现医保结算放量。多个在研品种进入关键节点。如百济神州泽尼达妥单抗申请上市,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有往获批上市;康宁杰瑞KN026正在进行三期临床研究,KN026+白蛋白多西他赛在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大约在2025年底26年初大概率发布临床成功公告。
GLP-1(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药物:国内GLP-1类药物研发长期落后于海外,主要靠参与GLP-1原料药开发生产分享产业红利。预计2025年国内GLP-1药物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甘李药业的博凡格鲁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如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可申报上市;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注射液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和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两个适应症上市申请皆已获受理。
AI颠覆创新进程,CXO具有相对优势。AI技术凭借数据和算法优势,能够大幅提高靶点发现、药物设计与筛选、安全性与有效性预测、临床试验等流程工作效率,实现研发创新降本增效。当前布局AI制药有制药企业(恒瑞、仟源)、CXO企业(成都先导、泓博医药)、专门从事AI制药业务的企业(英矽智能、晶泰科技)、互联网科技公司(华为云、腾讯AI Lab)等,CXO基于丰富的研发数据和广阔的应用场景而具有相对优势。
2025年AI制药将进入加速通道。技术工具端来看,AI制药的准确度和效率均有所提升。AlphaFold3能够更准确地解析蛋白质与其他分子类型的相互作用;ADMET Predictor软件在化合物筛选、结构优化和药效预测等场景能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候选药物成功率;华为云的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全新升级,新增了靶点口袋发现、分子对接等十大AI制药核心场景,将药物设计的效率提升33%,优化后的分子结合能提升40%以上。商业模式端来看,国内英矽智能、晶泰科技在药物开发服务、AI软件服务、自研管线授权等业务领域逐步成熟,AI+CRO模式得到有效验证。
2.并购重组:关注血液制品、药店、中药等板块整合机会。
血液制品迈入高景气阶段,股东赋能与外延并购加速头部公司高质量发展。血液制品具有典型的刚需属性,但我国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状态。十四五以来,多个省份血浆站设置规划落地,多个血浆站获批建设建成,采浆产能持续快速增长,行业供给侧格局改善,预期将迎来高景气阶段。从行业发展规律和过往实践来看,国内头部公司未来需要继续通过股东赋能和外延并购整合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股东赋能方面,国企入主能够赋能血液制品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扩大业务体量和市场份额。参考华润入主博雅生物推动收购丹霞生物、陕煤入主派林加快产能提升和业绩提升,建议重点关注国企入主血液制品企业相关进度,预期能为血液制品企业带来资金、技术、渠道等全方面资源的支持和保障。外延并购方面,血浆站是血液制品生产的关键原料来源,由于国家对新血浆站的审批严格,并购成为企业获取浆站资源的重要途径。建议重点关注头部企业并购进度,尤其是对一些小规模、区域型、拥有优质血浆站的血液制品企业的并购,有望能更快实现头部扩张的战略目标。
零售药店竞争激烈,大型连锁药店同业投资并购加速。零售药店行业将持续面临供给过剩、价格治理、线上渠道增长等形势挤压,部分中小药店可能迎来一批倒闭潮,大型连锁药店同业投资并购将加速进行。
中药领域并购日益活跃,重点关注国资整合并购、大型中药企业基金并购和产业链上下游并购。①国资整合并购,如华润系、国药系可能会继续寻找优质标的并购整合,提升其在中药领域的综合竞争力,部分国资控股平台入主保护品种、保密配方、珍稀原料等;②大型中药企业基金并购,如云南白药、片仔癀等上市公司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未来可能依托基金平台实现并购拓展;③产业链上下游并购,如品牌中成药加大对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并购和整合,确保原材料的道地性和稳定性;部分中药企业可能会并购连锁药店、医药商业公司等下游销售渠道企业,加强对销售终端的掌控力,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销售效率。
3.产业出海:关注特色原料药、生物类似药、高端设备等结构性机会。
出海与国际化依然是医药发展的主旋律。产品出海方面,关注特色原料药、高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医疗设备等附加值高、价格优势大、出口韧性强的品种;产业链出海方面,关注大宗原料药、低端耗材、疫苗等行业供应链调整。
风险提示
研发及商业化失败、 政策落地效果不明显、 业绩增长不及预期、 并购重组失败、 地缘政治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