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专题研究5: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如何赋能企业市值管理

股票资讯 阅读:12 2025-04-10 09:14:17 评论:0

  A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进入全面注册制下的提质扩容阶段

      A股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的政策演变呈现“松绑—扩张—规范—提质”的螺旋上升路径。股权激励政策的发展经历了试点探索(2005-2006年)、规范化(2008年备忘录),以及注册制下的灵活创新(2019年科创板、2020年创业板);员工持股政策发展从制度空白到普惠性激励工具(2014年试点),再到政策松绑(2019年突破200人限制)。

      2024年A股完成股权激励计划企业数649家,员工持股计划企业数量增长23.1%至229家。其中2024年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家数占全部股权激励的89.4%;科创板企业的股权激励意愿高于其他板块,2024年科创板586家上市公司中,28.1%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是主要的激励方式,2024年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占A股股权激励工具的比重49.5%;按行业划分,完成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科技成长板块。

      股权激励对企业市值有何影响?

      我们以预案公告日为基准,选取A股2005-2024年实施完成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

      短期,股权激励预案公告相较实施公告的事件效应更强。预案公告日后120日,绝对收益率均值为8.96%,相对全A超额收益率均值为7.24%;首次实施公告日后120日,绝对收益率均值为6.56%,相对全A的超额收益率均值为5.11%。

      中长期,股权激励对企业市值和业绩均有提振作用。预案公告日后第1年/第2年平均绝对收益率为16.86%/26.96%, 相对全A超额收益率为12.78%/20.62%。发布预案当年85.6%的企业营收正增长,72.6%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小市值企业的超额收益更高。股权激励预案公告后120日,市值500亿企业的超额收益率均值为1.96%。

      除股票增值权外,其他激励工具的超额收益明显。预案公告日90日后,采用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股票增值权作为激励工具的企业超额收益的均值分别为5.94%/6.69%/6.59%/5.12%/2.99%。

      行业维度,高成长行业的股权激励计划对股价提振作用更显著。预案公告日后120日,电力设备、商贸零售、有色金属行业的平均超额收益大于10%,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的超额收益仅不足3%。

      风险提示

      国内经济增长波动的风险;数据统计误差; 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机构:河北源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起涤/姜楠宇 日期:2025-04-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